【摘 要】目前,我國高職教育過分關注硬能力的培養,軟能力的培養還比較薄弱。本文結合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著手進行改革,使軟能力的培養融入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教學全過程中,從而使學生在獲得硬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軟能力。
【關鍵詞】軟能力 電機與電氣控制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061-02
一 軟能力概述
專業能力稱為硬能力,專業能力之外的能力稱為軟能力,教育部稱其為“職業核心能力”,并把它分為三個部分:基礎核心能力(含職業溝通、團隊合作、自我管理);拓展核心能力(含解決問題、信息處理、創新創業);延伸核心能力(含領導力、執行力、個人與團隊管理、禮儀訓練、五常管理、心理平衡等)。簡單地說,也就是一個人適應工作崗位變化,處理各種復雜問題,以及敢于和善于創新的能力。它是職業活動中最基本的能力,適用于任何職業的任何階段,具有普適性。
不難發現,那些心智健全、自信開朗、表達能力強、善于與人相處、有責任感的學生,哪怕他當年的學習成績并不太好,往往也能在未來取得更大的社會成就。社會的真正競爭歸根結底是做人的能力,是誠信、善良、自立、認真、愛學習、不拒絕做小事,是人情練達、善于交往與表達,是專業技能之外的能力。
如果說硬能力可以使人勝任自己的工作,那么軟能力則可以幫助人獲取更多的機會,為更好地從事專業工作創造條件、搭建平臺,從而提升專業水準并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和職業幸福感,這種能力將使人終身受益。
二 軟能力培養現狀
當今社會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知識爆炸”,沒有人可以通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就掌握一生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和技能。有人把當今社會稱為“服務業主導的后工業社會”,它與工業社會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從業者變換崗位的頻率大大加快。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大特點,時代對現代職業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達到提高軟能力、更快地適應職場要求的目的成為世界范圍內職業教育關注和重點投入的一個方面。教育部在2006年指出,要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軟能力培養仍處于比較薄弱的狀態。軟能力培養目標不明確,缺乏能力標準和有效的評價機制,師資力量明顯薄弱。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關注硬能力培養、忽略軟能力培養的情況比較突出,在教學內容上缺乏有機的整合,在考核方法上還是以傳統的學業評價為主,未能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
本文以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一門主課程電機與電氣控制為例,針對目前高職教育軟能力培養比較薄弱的現狀,就軟能力在專業課程中的融滲培養相關問題進行探索。
三 教學內容與軟能力培養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是純理論的介紹,而是以模塊、項目的形式展開。下表為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全部教學內容,每個項目分項目導入、相關知識、項目實施、知識拓展、項目小結五部分內容。其中一些項目安排相應的實訓,理實融合,要求學生邊做邊學、邊學邊做。比如模塊五中的項目三《三相異步電動機Y-△減壓起動控制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實訓任務,其實訓目標要求掌握器件使用、提高電工安裝維修能力等技能水平,在實訓過程中設計環節體現軟能力的培養。該任務在設計環節上可細分為:(1)分小組學習。根據實訓任務和實驗設備分小組,小組要有具體目標要求和合理的工作分配,在實施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要彼此了解合作意向,必要時還要調整自己的工作角色,適應總體工作目標的需要。(2)制訂任務計劃。在電路布線前,每個成員需要通盤考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及小組成員間怎樣的工作分配最合理。(3)小組決策。選擇什么器件是正確合理的,以提高效率。學生在選擇和決策中,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提高信息處理的能力。(4)方法選擇。是先畫圖后操作,還是畫圖操作兩者交替進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5)綜合評價。通過口頭的形式進行自評和互評,這一過程是對交流表達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過程。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改革,使學生在獲得硬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軟能力,既掌握較強的專業技能又具有較好的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和創新革新等軟能力。
四 教學方法與軟能力培養
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在教學過程中融滲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法上通過下列措施實施:(1)根據課程的不同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地運用討論式教學、項目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任務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潛能。(2)在教學形式上,學生預習查閱資料、教師講授、學生討論、學生制訂計劃、項目實施、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等形式相結合,合理安排。(3)作業布置大型化,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操作。作業分小組完成,需要制定項目的目標、任務,進行項目的背景、原理分析,確定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法、步驟,最后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在做作業的過程中,需要查閱很多資料,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配合、協調,從而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4)抓好實訓教學環節。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中的一些項目需通過實訓來完成,在實訓中融入軟能力訓練項目,開展體驗式實踐教學。
軟能力是與人的生理、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的行為表現,是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執行能力,是一種動手實踐能力。“學以致用”原則是軟能力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準則。培養學生軟能力的關鍵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行為的改變。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使軟能力的培養融滲到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五 教學評價與軟能力培養
電機與電氣控制是電氣自動化專業的一門考試課,采用百分制計分,課程考核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為出發點,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尤其重視過程性評價,建立多樣化評價體系。作為終結性評價的期末卷面考試只占50分,另外的50分由過程性評價來決定,其中過程性評價的50分包括軟能力的考查。軟能力(如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難以量化,用傳統的方法很難考核,需采用能力本位、重在實效的評價機制,構建目標與過程考核相結合的全程質量監控體系,需注重行為的一貫性、發展性,從特殊事件的表現中,構建軟能力的評價體系。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及綜合評價等評價方式,建立學生學習檔案,有目的地選擇學生學習成果和反饋性自我評價,記錄各個階段學生的努力、進步及成績,鼓勵學生自我反饋與參與評價過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把軟能力的評價融滲到電機與電氣控制課程考核方案中,形成軟能力和硬能力相融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案,不僅能夠評估學生的能力水平,而且能起到督促學生自覺、主動、有目的地培養軟能力的效果。
六 結束語
專門的、短時的軟能力培訓效果并不明顯,因為軟能力培養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如果通過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能夠把軟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各門課程的教學全過程中,提高學生軟能力的效果將是顯著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
[2]張瓊.大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