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的迅速發展,實訓室已成為醫學類高職院校集科研、專業實踐技能培養,實現創新教育的平臺。為滿足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校醫學檢驗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高度仿真醫院檢驗科的布局,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先進的崗位技能和管理思想,有利于職業素質的養成。
【關鍵詞】醫學檢驗專業 校內實訓基地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065-01
醫學檢驗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其目的就是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的緊缺人才,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本基地堅持“產學結合、校企合作、開放共享、先進示范”的辦學思路,規范化管理,真實再現醫院檢驗科工作場景,培養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能。依托本基地實訓項目齊全、儀器設備先進的有利條件,使實訓基地不僅為教學提供了全面保障,還為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 基地建設的基礎
1.醫學檢驗實訓中心現有基礎設施與儀器設備
校醫學檢驗專業實訓室承擔著本專業的實踐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功能。實驗室環境優雅、實驗設施齊備、先進。主要儀器設備有:三分類血液細胞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血凝儀、酶標儀、電泳儀、分光光度計、尿液分析儀、顯微鏡、高壓蒸汽鍋、電熱恒溫水浴箱、電解質分析儀、火焰光度計、洗板機等各種中小型設備,有各種寄生蟲、血片、骨髓片標本共計120多種、2500余份。
2.實踐教學
本中心積極承擔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臨床檢驗基礎、微生物學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寄生蟲學檢驗、免疫學檢驗、血液學檢驗共六門專業課的實驗教學任務,可以開展三大常規、細胞形態檢查、微生物培養鑒定、寄生蟲形態觀察、ELISA法檢測抗原抗體、凝血四項測定、尿液十一項分析等實驗。為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強化技能培訓,在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實習前實訓中心還承擔著實踐技能培訓及操作大賽,重點強化基本技能訓練和形態觀察。通過培訓學生普遍反映良好,為實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師資隊伍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隊伍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隊伍,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人數10人,兼職教師4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6人,中級職稱5人,助教職稱3人。在教師隊伍中學歷結構為研究生4人、本科10人,雙師型教師比例較高,達到100%,特別是部分教師有在醫院從事技術工作經歷,這給實踐教學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 建設方案
1.醫學檢驗專業實訓室建設方案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為充分體現訓練中心在實踐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本著“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原則,醫學檢驗技術實訓中心規劃為五個實訓室,分別為臨床檢驗實訓室、微生物檢驗實訓室、生化與免疫檢驗實訓室、多媒體一體化骨髓細胞室、儀器分析實訓室。高度仿真醫院檢驗科的規劃,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體驗到醫院的氛圍,將來實習時能快速地適應實習醫院的環境。
2.改革實踐教學大綱、計劃,建立獨具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的方案
第一,在檢驗專業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對本專業培養目標的論證,提出完成專業培養目標所需的知識和實踐技能結構的要求。
第二,根據實踐技能結構要求,設置實訓項目。
三 實驗教師的培養建設與管理方案
第一,積極邀請本市三級醫院檢驗科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師,擔任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改善師資的結構,利用他們熟練規范的專業技術以及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來不斷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
第二,公開招聘優秀大學畢業生,并通過一定的崗前實踐培訓,充實教師隊伍。
第三,利用教師課余時間和假期,組織教師深入臨床一線,參加臨床實踐,能讓教師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專業技能;鼓勵教師參加本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努力獲得資格證書,實行持證上崗,使專業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又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四 實踐教學管理方案
1.崗位職責制度
制定《實訓室主任工作職責》《實驗教師工作職責》等崗位工作職責,使實踐性教學相應工作崗位的職責明確。
2.實踐教學場所使用制度
制定《實訓室守則》《實訓室規章制度》等制度,使實踐教學場所保持整潔、有序開放。
3.儀器、設備使用登記制度
制定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操作規程,貴重儀器、設備使用登記制度、保養維護計劃,以保證儀器、設備的使用率。
總之,我校實訓基地建設仿真檢驗科布局,使學生較早感受到醫學氛圍,為臨床實習打下較好基礎。多舉措提高實驗教師教學水平,規范實驗室管理,提高儀器設備實驗率,使實訓室不僅具有教學功能,還可以用于社會員工的培訓及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使之達到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周連起、張舒亞.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 搞好實訓基地建設與運行管理[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3)
[2]孟宏琳.依托專業優勢 建設校內特色實訓基地的實踐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11)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