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者不僅要掌握知識,而且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獲取新知識、創新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減少講授時間,增加學生的自學時間,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交流活動中去,使他們做好課堂的主角。
【關鍵詞】語文課堂 合作交流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00-01
一 創建良好的教學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學氣氛是決定教學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眾所周知,良好的教學氣氛有助于師生在平等、和諧、輕松的狀態下教和學,師生有愉快、寬松的學習環境,他們的教和學就會變得積極、主動,自覺地與他人交流、探討,合作學習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創新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也會得到培養和挖掘,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現代教育的理念,更有寬廣的胸襟和學生平等相處的意識,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時間,要敢于讓學生犯錯,并給予改正的機會。
教師所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教師可以促其成長,但不能代替他們成長,教師應該是“導演”而不是“演員”。“導演”的責任是創設學生自我教育的環境,提供學生自我管理的機會,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體驗,讓他們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情感是人們心理活動的一大特點,學生本身具有一種情感潛能,在課堂中,教師要利用這種潛能激發學生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師要尊重、關心、理解、愛護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要自始至終洋溢著飽滿的工作熱情,運用自己的情感因素來引發學生的情感潛能,使學生為之所感,為之所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問、善問、好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喚起學生的主動意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提問、大膽發言,此時,教師要耐心引導,對于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懂得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經過多次實踐,所提問題的質量才會逐步提高。其次,教師提問時,要面帶微笑,用真誠的感情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阻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去動腦并動手做。
二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民主學習,使學生體會到創造者成功的樂趣
新時期的教育教學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調動教學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品德,滿足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需求,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培養創新精神,首先應加強訓練,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空間,給學生思維活動以較大的范圍,有利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培養學生多角度、多方面且客觀而本質地看待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語文思維活動的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建立一個平等的、指導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其聰明才智,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學習、去思考、去創新。
三 師生之間的心得交流,促進學生健康活潑地發展
在課堂上,真誠的師生交流,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以及期望,期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語文,以肯定和美的態度對待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進取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而學生之間的互動,具有更大的互補性,他們在研究和討論中相互補充、相互評價、相互啟發,他們體會到一個問題的解決要經過嚴密的思考和正確的推理。合作交流是在語文新課程理念下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應在新課程的環境下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語文合作交流的意識。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大量的成功者,使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組織者、主導者,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能影響學生的能力,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內心,不僅會影響學生一時,有時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手勢或表情,都會使學生備受鼓舞,增強勇氣。因此,要使學生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成功者,首先要讓學生有一種成功的體驗,而教師的評價正好能增強學生成功的體驗。在教學中,“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鼓勵,使其潛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哪怕學生有點滴進步,教師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和關懷,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到教師對他的愛,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
總之,合作交流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應在新課程的環境下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語文合作交流意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滿足學生終生發展的需要。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