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素質問題關系到其以后的成長,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理應肩負著提高學生素質這一重擔。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創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 培養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12-01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說明當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培養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此,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進行了探索,具體做法如下:(1)通過具體生動的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apple、banana、watermelon、grape等單詞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找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等具體實物,并在每個具體實物上標上相應的英文詞匯,這樣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記憶。(2)學生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并在服裝上標識不同顏色的英文單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赤、橙、黃、綠、青、藍、紫這些不同顏色的英文詞匯過程中,讓全班同學分成七組,每組同學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然后用英語對話,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也給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勢必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能力。
二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
所謂創造性思維就是大腦皮層區域不斷地恢復聯系和形成聯系的過程,它是以感知、記憶、思考、理解、聯想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征的心智活動。創造性思維乃是多種思維形式,特別是形象性思維與辯證性思維的高度結合的結果。對此,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質疑,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個性自由發展,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等,這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開闊學生的知識領域,拓展學生的新知識并發展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其結果必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操作能力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其中激發學生的動手、動腦操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從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制作一些小卡片或者預備一些實物等,幫助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如當教師在教了顏色:red、white、colour、black、orange和brown之后,讓學生親自制作各種顏色相對應的圖片,然后加以練習。還有學生在學習banana、apple、coke,water等這些詞匯之前,教師要求學生把以上實物帶到課堂上,結合具體的食物使學生對于上單詞進行學習,以加深學生的認識。從我的教學實踐表明:通過上述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操作能力,這必然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這一做法值得在其他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加以推廣。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