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突顯,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學生的情感因素在其學習成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化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科學思維的開發有著直接影響。許多教育工作者將教學任務的完成與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初中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往往被老師所忽視,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高,是新課程標準對當代初中化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 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26-02
根據相關教育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在智力水平上并沒有很大的差別。學生的學習成績之所以會出現較大的差異,是由其他非智力因素所導致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與個性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其中,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較大。沒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方法不利于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更不利于化學學科教育的發展。因此,筆者選擇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提高方法作為研究對象是有一定教育意義的。
一 重視課堂導入靈活性,提高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
要提高初中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老師要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作用,以一個好的開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巧妙的課堂導入會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初中化學教學來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多方法,筆者在此簡述以下兩點: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問題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是有講究的,問題不僅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更要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相關,使學生從生活體驗中找到化學學習的切入點。比如在講授新課“神奇的氧氣”時,老師就可以問學生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什么是物質燃燒的重要條件嗎?同學們知道人類呼吸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嗎?利用這些生活與氧氣之間的聯系,老師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思維。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實物進行課堂導入。化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單純的化學知識講解是不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也不太容易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所以,在進行課堂導入時,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可以接觸到的實物,將化學課本與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使學生感受到化學無處不在。比如在講解“自然界中的水”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一瓶水進行課堂導入。利用這樣的實物與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發現身邊簡單的物質化學知識。這樣的課堂導入對于初中生來說是十分受用的,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心理壓力,提高化學學習的興趣。
二 重視師生關系的和諧性,提高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中的重要關系,也是加強老師與學生感情紐帶的重要關系。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交流是化學知識進行傳遞的重要方式。在傳統的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重視自己講解對于課堂的支撐作用,沒有考慮過學生的聽課感受,也沒有能將與學生的交流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關系的和諧程度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與老師的教學質量都有重要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當代教育工作者為學生創造一個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加強師生交流,讓課堂成為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的場所。要加強師生關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
第一,在課堂上,老師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給予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在講解化學知識時,老師可以發動學生就化學問題進行討論,對化學現象進行觀察等。比如在講解《應用廣泛的金屬材料》的時候,老師可以與學生就金屬的利用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以舉例的方式說出一種自己熟悉的金屬,并盡可能多地說出該金屬的用途。在學生發表完自身觀點之后,老師要肯定學生的想法,給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的勇氣。
第二,在化學課堂后,老師要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認識到教師可以是知識世界的引路人,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在課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對于課堂學習內容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與學生探討化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與學生溝通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語氣,關注交流的平等性。這樣,學生會因為師生交流的增多而對教師產生感情,從而對初中化學學科的學習產生興趣。
三 重視化學實驗的實踐性,提高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
化學,作為一門科學性學科,其學習活動的開展與化學實驗有著密切的聯系。沒有化學實驗的化學課堂,對于教師來講是一種失敗。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比例。
第一,教師要重視演示實驗的作用。演示實驗具有生動性與針對性,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課前要做好準備,保證課堂演示實驗的成功,努力規范自己的實驗動作與速度,使學生可以在實驗中觀察化學的神奇。比如在講解《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時,老師可以利用氧氣、二氧化碳、氯氣等助燃性氣體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與總結化學知識。演示實驗的進行,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
第二,教師要注重學生實驗的影響。學生實驗就是讓學生針對一種化學現象或者一則化學理論獨立進行實驗。在開展學生實驗之前,老師要對實驗室與實驗器材進行精心準備,確保學生實驗的良好進行,服務于化學習成效的提高。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幾個人共同對化學實驗的開展方法與研究方向進行探討。在獨立實驗中,學生進行化學實踐,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第三,教師也要注重開展課外化學實驗活動。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安排學生利用家庭廚房中的物質等進行化學小實驗來服務課堂,更能夯實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比如,鐵釘“生銹的條件”往往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而學生也沒有更深入地去探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結論上,這不能體現化學學科的實驗性。而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鐵釘生銹的條件》的探究實驗,原料易得,實驗實施性也很強,能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學生也會從自己親手做的實驗中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也會對學習化學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化學教學來講,教學內容的不變性會使學生在長久的化學學習中喪失學習的耐心。因此,提高初中生化學學習興趣對于活躍化學課堂有著重要的作用,老師應當多考慮學生化學學習的感受,將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筆者從自身的教學經驗出發,闡述了幾點初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希望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明確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成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阿籽.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當代教育論壇,2008(5):98~99
[2]朱貴山.培養初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6(S1):110~112
[3]師雪琴、康力平.初中生學習化學興趣的發展趨勢[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4):79~82
[4]張海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中國教育學刊,1997(2):58~60
[5]楊波.如何激發初中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學周刊,2011(17):76~77
[6]趙靜.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J].才智,2012(15)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