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良好開端,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啟動學生的思維機器,能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試圖以數學課堂導入設計為內容,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探究。
【關鍵詞】重視 課堂導入設計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30-01
重視教學課堂導入設計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差異以及課程的類型,教學目標各不相同,導入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章法可循。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初中數學新課導入設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本文就此談幾點個人的體會。
一 直接導入法
教師用三言兩語直接闡明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和要求,簡潔明快的講述或提問,引起學生注意,誘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這種導入是一種最簡單的導入方法。
二 復習導入法
由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識間的銜接,淡化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使學生迅速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能有效降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識難度。提問復習與新課內容密切相關的舊知識,一個或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聯想、創新,逐步進入對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新知識就是舊知識的引申和拓展。以舊知識為橋梁,使學生知識不斷遞進,減緩知識坡度,減輕學生學習的難度。這樣不但使學生鞏固了舊知識,同時使學生將新舊知識有邏輯地聯系了起來,促進了其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消除了其對新知識的恐懼和陌生心理,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新知識,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 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是教師運用與新知識相關、有故事情節的資料,呈現其生動形象的情節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進入新知識學習的一種方法。數學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歷史故事,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個動人的故事,會使他們很快安靜下來,從而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隨著故事的講述,啟迪智慧,拓寬視野,引領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導入方法。因此,我們要合理地加以利用,為新課導入服務。
四 懸念導入法
懸念導入法,是教師圍繞教材的重、難點,相關知識的易混淆點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產生疑惑,迅速激發思維的一種方法。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思、有究,才有得。針對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理,所設懸念要新穎,學生始料不及,這樣才能使學生情緒高漲,疑問產生了好奇,好奇轉化強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體會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歡樂,激發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順利進入新課學習。
五 游戲導入法
新課程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新課導入若能創設一個好的數學游戲,通過一些生動活潑、有趣簡單并與本課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受到感染,以飽滿的熱情和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輕而易舉地掌握知識。
六 類比導入法
類比,就是利用知識間的遷移規律,根據兩個或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把已知的數學書本知識類比未知的數學知識。在新課導入過程中,抓住數學知識相似性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緊扣新課與舊課的聯系,適時運用類比導入新課,能夠使知識自然過渡,使學生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刻理解并掌握知識。
七 多媒體導入法
教師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特點,通過幻燈片、錄像、投影儀、計算機等設備放映圖片,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提出相關思考問題,導入新課,這樣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八 時事導入法
時事導入法,是教師利用近期發生在身邊的事或國內外大事導入新課。如果能靈活恰當地聯系生活,應該是一種具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氣息的導入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知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喚起了學生關心時事的熱情,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
九 實驗導入法
導入新課時,讓學生動手實驗,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可通過學生自身的努力,探索科學的奧秘,總結科學的內在規律,既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又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
總之,教學是一門藝術,同樣,新課的導入也是一門藝術,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的設計值得探討和研究。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每一次新課的導入都能精心設計,就一定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也一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葉堯城、向鶴梅.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郭成.課堂教學設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文學榮.做智慧的教師——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應關注的55個問題[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