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發展需要自主探索的精神,作為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自主空間,營造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寬松、活潑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改變過去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體驗教學的快樂,成為發展的人、創新的人。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36-01
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不斷創新,隨著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推進,課堂以教師講授的模式逐漸顯示出它的不足,因而呼喚全新教學模式的到來,開展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自主學習成為迫切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式來適應教育的發展。教育要創新,教學方式就要創新,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教育才能真正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校小學教學活動一直走在教育的前沿,尤其是數學學科,通過積極探索、集思廣益,在教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下面筆者談談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開展自主學習的幾點嘗試。
一 培養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以講授為主,講得很認真、仔細,生怕落下知識點、怕學生學不到知識。逼著學生學習,把學生當成容納知識的容器。讓他們做大量的習題,但是到頭來學生卻不買老師的賬。即便有的學生會掌握一些有關的知識,但是這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不會對數學產生興趣,更不會有積極主動探索的熱情。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采取各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合作交流參與互動的氛圍,使教學過程成為富有情感交流的師生雙方合作過程。例如在教學行程問題時,學生對以下幾個問題容易產生誤解或者混淆:(1)甲、乙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2)甲、乙兩人同地、同時出發,同向而行;(3)甲、乙兩人同時出發,背向而行。為了使學生明白并且形象地理解三者的聯系和區別,我找了三組學生,每組甲、乙兩人分別演示上面的走法,然后讓學生討論各自走法的特點,這樣一來,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參與意識,另一方面,把行程的問題形象化,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不同教學內容,交替使用小組討論、師生交流、學生參與等方式,活躍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通過參與課堂、自主探索、討論交流、師生互動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 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教學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教學的快樂,尤其是在學習新概念、新方法時,更要為學生創造提供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通過整理、分析、探索來體會數學。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我就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讓他們親自動手把一個平行四邊形用割補平移法做一個四邊形,然后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和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實驗,讓他們講解自己所得到的結論,再分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積極發言,然后進行表彰。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得知識設計一些有關的問題并進行解決。這樣就讓學生實現了自主探究,而且經歷了知識形成的過程和應用過程,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會收獲一種心情舒暢,充滿信心的成就感,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三 尊重學生個性,努力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個性,創設不同的情境,鼓勵孩子們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獨特見解。針對有鮮明個性的學生,教師要因材施教,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從不同思維模式思考問題,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教師要認真聆聽學生的發言,當學生闡述自己觀點時,教師及時給予適時適當的表揚鼓勵,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合作能力得以提高。課堂評價是教學的最終檢驗,學生參與課堂評價能促進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實現學生自主發展,當然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在學習中,要淡化學習的功利性,而要發展學生個性、發展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自身。
總之,時代發展需要自主發展,需要自主探索,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不斷追求,發展學生個性,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生動活潑地參與學習,思維活躍,善于交流合作,使學生真正成為發展的人、創新的人。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