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學生們的依賴性比較強,抵抗挫折能力較弱,每每學生遭遇點小挫折就會感到挫敗,這都是由于學生在學校一遇到問題,都是習慣性地請求老師進行處理,若是在學校外遇到的問題就交給家長來處理,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想要鍛煉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可以在體育運動中讓學生進行有氧運動,提升身體素質,增強意志力。
【關鍵詞】高中體育 意志力 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52-01
一 利用體育教學來訓練學生抗挫力的意義
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教育效果顯著,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理適應能力。為了確保孩子的身心可以健康發展,就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體育教學,鍛煉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以增強信心。
根據體育實踐調查結果顯示,在多數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缺乏自身創意和自信,有些學生身體素質差,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影響,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下降,而家庭教育往往在身體素質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使學生對體育教育出現不在乎不重視的想法。此外,大多數的體育教師不能對學生們的進步進行正確的評判,從而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進步。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要保證體育教學質量,也要讓學生對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提高學生的抗挫折的能力。在競爭力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如果學生沒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力,那么在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上將會被淘汰。所以秉著對學生的未來負責的原則,意志力的訓練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訓練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加強體育時間訓練學生的抗打擊能力
根據體育教學大綱,教師應當全面安排教學計劃,計劃中要充分集合鍛煉的學生實踐和規劃能力,使課堂成為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學習效果和加強學生自信。如在寧波市江北區教師組織學生觀看籃球比賽,賽后,讓學生來點評哪些學生在合作中占據重要的優勢,哪些學生有良好的進攻、出色的防守,增強學生對籃球角色的理解,從而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個人特點。而后教師在正式比賽過程中就可根據學生的長處和弱點安排位置,這也需要教師在每場比賽過程中仔細觀賽,并將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反映記錄在案。以此增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使學生不斷發掘自己的潛力,長處和短板都得以加強,讓學生在每次籃球賽中得到實踐。鼓勵學生體驗在體育比賽過程中爭奪的意義,在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地確立自己的目標,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2.在體育教學上,讓學生置身于挫折的環境中
在不同條環境下存在不同程度的挫折,這也表明在各種運動困難的情況,很難以決定該學生的個人差異和類別之間差異的是否存在。教師應該關注的是,在體育教學中如果利用有氧運動作為一種手段,它是否真正符適合學生,因為在有些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許多學生會有抵觸情緒的產生。前者是針對于衡量身體條件優異的學生的運動能力,體育教學對此類學生適應挫折能力的影響力很小,通過意志力的教育達到強化體育訓練的目的;后者為平時缺訓練很少、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或因為肥胖而不敢面對運動訓練,有的為了躲避日常鍛煉而裝病,當他們不敢面對遇到的困難挫折時,自信心也會受到損傷,由于學生對體育的抵觸情感進而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此類學生的態度更應該隨和友善。另外,學生可以自行選擇運動項目,從而體現個體化體育教學方法。運動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選擇適當的項目,對有出色的身體條件的學生應加強對此類學生的培訓。其次,教學的要領要注意兩點:(1)許多學生在比賽過程中常常感到沮喪時,教師應加強組織教學的比賽難度和要求;(2)為了降低他們對難易程度的感覺,教師應當注意培訓、組織的游戲和運動量的實施力度。
3.使學生對挫折的認識得到改觀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弱點容易表現出來,一些學生往往有自卑感,面對困難的時候往往無法真正的表現出來,這類學生總是會擔心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這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應鼓勵學生,并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以此來克服低落情緒的產生,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克服困難的意識。教師最好就是讓學生充分了解并掌握耐力訓練的技巧,提高學生的認識,并給予正確的指引,這樣學生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有些學生在體育課堂表現過于自信,導致出現意外的實訓結果阻礙他們運動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自我審查,教師要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在能承受的訓練上提升實力。
參考文獻
[1]王宏利.體育教學中對弱勢群體的心理抗挫教育[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2)
[2]古奇蹤.從實際出發普及農村高中體育教學——記山西省臨汾市農村高中體育教學現場會[J].體育教學,1989(4)
[3]李鴻義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