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是中職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當前,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并不十分理想,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做出分析。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5-0177-01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中職教育迅猛發展。語文作為中職教育的必修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中職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中職院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但目前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學并不理想,存在許多問題。
一 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教育對語文教學重視度不高
第一,從教師的角度看,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很多觀念上的偏差,培養出來的學生作為一名社會人,除了要學會一門社會所需要的生存技能之外,還需要和社會上的其他人進行交流與合作,中職院校語文的學習便可以為這樣的交流奠定基礎。
第二,從社會、學校的角度看,對中職語文教學不重視,導致中職語文教學難以創新,我國教育部雖然對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但是中職院校關于全方面、多元化人才的培養卻沒有被列入監督管理行列,致使中職語文未盡到責任,沒有起到應該起到的作用。
2.中職語文教學缺乏具體的評價標準
現今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活動中,缺乏一套標準、明確、自成體系的評價標準,目前中職語文教學的評價體系,對于中職教育而言,過于松散、隨意,缺乏嚴格的評價標準和教學評價體系,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3.中職語文教學和中職院校的適應度差
中職語文教學活動有其獨特性,不僅具有普通語文的工具性特點,還要和社會生產、經濟生活相適應,但是現今的評價標準適應度不強,與社會生產脫軌。
二 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從國家角度看
第一,建立健全監督體制。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優勢,國家要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制,在宏觀層面上對教育部門首先要建立健全監督體制,教育廳要設立專門的崗位實施專項監督管理。
第二,加大資金投入。我國財政部門應當為中職語文教育預留一部分資金,一部分作為中職語文教師的培訓資金和鼓勵資金;另一部分作為對語文學習成績突出的中職學生的獎勵,通過財政稅收的統一調配,實現教師素質的提升和學生綜合實力的全面發展。
2.從教師角度看
第一,轉變觀念。中職教育雖然作為培養學生生存技能的教育體系,但中職語文的重要性確實不可忽視,作為中職院校領導和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意識,認識到中職語文作為一種素質教育對培養學生綜合實力的作用,認識到中職語文對學生適應社會、工作需要的作用。
第二,提升自身素質。首先,中職語文教師要立足語文學科,提升教師能力,擴充教師知識水平。其次,中職教育的語文教師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更要主動學習中職院校的職業技能及技能理論知識,爭取做到學科間的有機結合。
第三,改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應充分備課,把語文學科和中職教育有機結合。其次,教師在授課之初,做好導入,導入要承上啟下,知識和能力相關聯,吸引學生注意力,抓住學生的興趣。再次,上課時要利用一些現代的教學手段,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可以采用項目化模塊形式,讓學生在具體每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和技巧。
3.從學校角度看
第一,建立健全評價標準。作為國家,要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加大對中職語文的監管力度。作為學校,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在學校范圍內,建立健全一系列正確、鮮明、合理、嚴謹的評價標準,嚴格執行。
對學生設置科學合理的考核體系,采用開卷、閉卷、過程化考核、項目考核等相結合的方式。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將成績作為評優評獎的參考條件。對語文教師也要進行教學評價,只有從學生和老師兩個方面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才能調動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提升教與學的效果。
第二,在學校范圍內做好宣傳。一方面學校應通過多種方式做好宣傳,在全校范圍內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還可以設立獎勵制度,對表現好的予以獎勵、表彰。讓學生和老師能在語文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和成就感。
三 總結
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關系到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又會影響他們今后的生活,影響到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從某種程度上說,中職語文教學影響到學生的素質和學生的能力,進而影響到我國在職業技術方面人才的素質,甚至對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非常重要,一定要正確面對職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提升整體的國民素質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錢蘇寧、丁于儉主編.職業院校素質教育——新視野語文閱讀(上)[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
[2]于翠玲.全國中等衛生職業院校“十一五”教改規劃教材:實用語文[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楊燕珠、蘇琳.實用語文(閱讀與欣賞職業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