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喚起學生的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喚起學生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前提; 要通過創設學習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設置懸念、模擬事件情境、引導學生實踐,回歸生活等方式方法來引發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興趣好奇心策略
在思品課日常教學中,老師們常常會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班級里的一些學困生為什么網絡游戲玩得特別好、惡作劇的方式總是花樣翻新、受到批評的時候總能找出千條理由萬般說辭?真是讓人頭疼而又無奈!偶讀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的著作,使我猶如醍醐灌頂,他指出:“擁有興趣是學習中的頭等大事,幾乎沒有任何一種情況可以表明兒童不夠用功不是由于缺乏興趣所致;或許也沒有一種情況可以表明缺乏興趣不是由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造成的”。原來學困生的存在,教師應該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喚起學生的興趣,使興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喚起學生的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前提?!叭绾螁酒鹋d趣”是教育過程中永恒的主旋律,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不斷的追求。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 創設學習情境,先聲奪人,引發興趣
一堂課要想取得成功,上課伊始就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采用視頻、歌曲、故事、謎語、歌謠和漫畫等形式吸引學生的眼球,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在學習《當今時代的主題和主流》時,老師首先播放了一段利比亞戰爭炮火紛飛、人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的視頻,最后視頻定格在一張利比亞戰爭中孩子的照片上,然后啟發學生:
① 請談談你此時的心情及感受;
② 如果你是利比亞的兒童,你有什么樣的愿望?
“未成曲調先有情”,看著一張張充滿恐懼眼神的同齡人的照片,感受一場正在進行的戰爭,學生們一下子進入了境界,似乎切身感受到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巨大傷害。不知不覺中,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已漸漸滲入到同學們的心靈深處,一堂課的學習開始漸入佳境。
2 聯系生活實際,設置問題,激發興趣
卡特金說過,“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強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所以努力挖掘學科內在的情感因素,積極創設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學習《交往禮儀三原則》一課時,老師一開始就和同學們講述了早晨餐廳里發生的一件事,楊曉鵬同學在買飯的時候不小心把菜湯灑到了王明同學剛穿的阿迪運動服上,王明懊惱的對著楊曉鵬大吼道:“癟三兒,你嫉妒我的新衣服嗎?”楊曉鵬也被王明的話激怒了,于是兩人動手打了起來?,F在請大家討論一下:
① 為什么他倆會因為這么一件小事而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② 假如是你你會怎樣做?
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場景,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學生探究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交往禮儀中“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和寬容”三個原則迎刃而解,這堂課不僅學習了理論知識,也使導行的目標得到了很好落實。
3 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好奇心,增強學習興趣
青少年好奇心強,而好奇心是行為的動力,它可以驅使人們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種奧秘,越是懸而未決的問題越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習《誠信》一課時,老師首先用多媒體演示了一下情境材料:美國有個地方地處高原,這里出產的蘋果非常受人歡迎。有一年這個地區下了一場冰雹,把蘋果打的“遍體鱗傷”,“面目全非”,眼看蘋果將無人問津,果農們心急如焚……這時演示內容戛然而止,學生臉上一片茫然,停頓了片刻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一下問題:
① 請你猜測一下這些果農能不能擺脫困境?
② 假如是你,你會想什么辦法擺脫眼前的困境?
這時候,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了,爭先空后地發表看法。在學生議論紛紛提出各種想法時后,老師繼續演示事件發生的結果: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果農們試著在每一筐蘋果中放入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親愛的顧客朋友,你們好!很抱歉,蘋果上的斑點都是冰雹的‘杰作',雖然外表不怎么美觀,但這并不影響它的味道,相反,這恰恰是今年高原地區蘋果的標志\"。顧客看到后,消除了疑慮,紛紛購買,銷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種懸而未決的問題,極大刺激了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思維被牢牢地吸引在課堂上。
4 模擬事件情境,引導學生選擇,激起學習興趣
在學習《面對責任的選擇》一節課時,老師首先出示案例:飛行員李訓英在駕機執行飛行任務時突然出現故障,失去控制,飛機急速滑向地面,李訓英采取緊急措施,仍然無濟于事。眼看飛機離地面只有160米了,怎么辦?若此時跳傘,李訓英人身會安然無恙,但飛機就要墜毀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不僅飛機不能保住,還會給地面上的許多人帶來滅頂之災;若此時不跳傘,繼續操控飛機就可以飛離人口密集區,損失會大大減少,但飛行員可能會失去最后跳傘生存的機會……學生如身臨其境,緊張得連喘氣的聲音都小了。
這時,老師突然發問“假如你是李訓英你會怎么做?”,面對生與死的兩種選擇,是保全自己的生命還是舍棄自己的生命以換取更多人的生命?真是難??!學生在激烈的思想矛盾碰撞過程中明白了人在社會中應該承擔的責任,明白了承擔責任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人們不能因此而逃避責任,推卸責任,承擔責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5 引導學生實踐,回歸生活,促進學生興趣
蒙臺梭利曾經說過,實踐是最好的老師。思品課源于生活又必須回歸生活。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體驗學過的知識,印證學過的道理,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活動能力的重要途徑,而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對于學生來說也會比呆板的課堂更有魅力,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上學期,學校組織各班同學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學校餐廳實踐活動。學生分別被分配到兩個餐廳里做服務生,每天就餐結束以后同學們負責收拾碗筷、抹桌子、打掃地面衛生??此品浅F椒驳墓ぷ鳎瑢τ趯W 生們來說一個月下來卻收獲頗多??纯磳W生參加實踐活動的感受吧:
——參加這次活動真累,有好幾次都想逃避了,勞動是艱辛的;
——在餐廳里吃飯的同學如果能自覺地把餐具放到洗碗池里,會給我們減少很大的勞動量。今后我吃飯時,不管是在餐廳還是去吃肯德基都一定做到隨時清理自己餐桌。這應該成為每一個就餐者的義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勞動是艱苦的,我們應該尊重勞動者,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父母天天勞動,真是好辛苦呀,我們要孝敬父母,體貼父母,尊重他們的辛勤勞動,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看到餐廳里同學們扔掉的飯菜,真的很心痛!農民種糧食很不容易,我們要愛惜糧食,不亂丟飯菜!
——清理衛生不易,破壞環境簡單。只有人人愛護環境,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干這工作真累,但這是我的責任,我不能逃避,承擔責任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我們不能因此逃避責任、推卸責任。
——集體利益的保障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
——就餐的時候人比較多,常常有摩擦產生。我想在任何時候,人與人的交往都要尊重別人、寬容別人。
……
這些發自肺腑的認識,是課內教學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學生不僅內化了課堂知識而且通過實踐已經轉化為內在的品質和實際行動,這不正是我們思品課要達到的目的嗎?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能喚起興趣的教學法是值得教師認真探究的方法。興趣是魔棒,它閃閃發光,吸引著孩子們,指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空,讓他們流露情感,放飛理想,展現智慧,感悟成長的快樂和幸福!
【參考文獻】
[1] 盧勤主編的《告訴孩子,你真棒》,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2] 網絡章凱撰寫的《興趣與學習:一個正在復新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