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教學從課程改革的眼光來審視當今的教育。\" 要實現《課標》提出的要求,開展語文綜合性活動課,就要統籌好材料收集、材料整合、課堂展示、課后延伸的四環節,使之形成一個合理的教學流程。合理的教學流程保證了語文綜合性活動課開展的質量,拓寬了語文教學的內涵,激發了師生的創作和表現欲望,培養了學生的探求實踐能力。
第一環節資料的收集
搜集資料不僅是語文學習過程中常常用到的一項基本技能,而且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所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通過搜集資料可獲得前人、他人的間接經驗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成功,那么學生搜集材料有那些渠道呢?
教師提供資料。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顯得異常重要。有時候,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生無法搜集到的必要的資料。
跨學科搜集資料。大語文觀不僅指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且各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也是體現大語文觀的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綜合性活動中,學生搜集資料要在其他學科中去搜集。到圖書室、閱覽室、生活中搜集資料;在親友、鄉親、同學中搜集資料;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資料。
材料的搜集工作是關系到所組織的這次綜合性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的第一步,教師要事先根據活動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搜集材料的方便等特點做好分組分工和指導工作,既要有利于搜集材料,又要做到學生之間的特長的互補和潛能的開發。
第二環節整合資料
師生間擁有了大量的資料,這些資料不可能都在活動課上進行展示,而是要經過一番細致全面的整合過程。
去粗取精。搜集到的資料是龐雜和零亂的,我們對占有的這些資料,進行全面的了解,分門別類的歸納,根據活動課的內容要求和形式安排,把其中那些內容粗制濫造,形式上不易表演的材料剔除出去,剩余的材料都能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和主題。合理分類。刪除了手中的那不部分可有可無的資料后,師生一道,本著資料的文體特點、寫作手法、表現方法進行分類,如可分為小說、詩歌、散文、小品、曲苑等;也可以分為傳說、故事、風物、民俗、民風等專題,不論哪一種分類法,都服從于活動主題的需要和手頭資料的形式特點,只要尊重了這兩個方面,就有可能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
加工創作。搜集和整理后的資料,并不能都為我所用。根據活動課主題和要求,結合本地特點和學校實際,對這些資料要進行加工改造或進行創作。
指導排練。材料成為表演的藍本后,教師視同學們的專長,把這些劇本落實到具體的小組或同學頭上,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教師和主持人對這些節目的排練進行指導,充當導演的角色,在排練過程中,繼續對劇本進行修改潤色,直到適合舞臺演出,達到預期的效果。
材料的整理過程,是一個思考、辨別、提高的螺旋式過程,師生們經過這一番合作探究和加工,把他人的資料內化成了自己的資料,這實際上是一個能力轉化的學習階段。
第三環節課堂展示
語文綜合性活動課的最終目標就是在課堂上的演出,它是材料的集中體現,是同學們才華的展示,是同學們辛勤勞動的結晶,也是同學們收獲成功喜悅的祈盼。
提供展示才能的平臺。同學們依據手中的劇本,或朗誦、或表演、或吟唱,都要在一定的場景和舞臺上進行。
主持人的靈活應變。活動課在舞臺上的表演或演出,都要靠主持人的組織和調控。在組織過程中,他們的一句挑逗、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可以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保證活動課的質量。
演員的發揮。演員是舞臺的主角,整堂活動課的質量取決于這些生旦凈末丑的表演效果,作為\"導演\"的老師,不是給學生施加壓力,而是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放下身上的包袱,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華。
教師的總結。教師在總結中,以肯定表演為主,以希望寄語為目的,對主持人和全體參與的同學表示感謝,充分肯定在這次活動中取得的成功之處,給予同學們信心和力量;針對存在的問題,具體進行分析,認識到不足,一定要保護同學們的自尊心;教師還要提出殷切的期望。
第四環節課后延伸
語文綜合活動課內容在展示后,教師要引導同學們適時對所感觸到的知識進行內化、拓展、遷移,切實提高活動課的效率。
即興談觀點。在活動課進行中,同學們就某一個共同關注的話題或板塊內容即興發言,臺上臺下相互交流,把自己的的觀點或見解呈現出來,與大家共享。即使是不同的觀點,也可以相互并存,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思維。
揮筆抒真情。每開展一次綜合性活動,都會給同學們一些心靈的震動。教師就要抓住教育契機,激發同學們的寫作欲望,在激情高漲的情緒下,讓他們用手中的筆訴心中的情,抒寫自己的喜怒哀樂,由于充滿了真情是感,讀來倍感親切,靈魂得到了凈化,感情得到了升華。
綜上所述,要想開展好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就要全盤兼顧教師、學生、教材的特點,合理安排好材料收集、材料整合、材料展示、材料延伸這\"四環\",只有科學有效的執行\"四環\"節,我們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課就會根深、枝壯、葉綠、花妍,我們的學生也將在這每次充滿激情與活力、開放與張揚的活動課上,逐步提升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成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