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自己上公開課或者聽別人上公開課時,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節數學公開課呢?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從中悟出了幾點粗淺的體會。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公開課應該具備\"新\"\"趣\"\"實\"的特點,即:新:理念新、思路新;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提高興趣;實:內容充實、訓練扎實、目標落實。
1 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努力把課上出新意來,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體來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思路新——即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40分鐘,同樣的教師,由于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從孩子們熟悉的生活中單刀直入開始了知識的學習。\"有4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啪\"學生用兩下整齊的掌聲回答了問題。\"有2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啪\"吳老師不僅不慢地說:\"只有一個桃子,平均分2個人,每人得到幾個?\"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突然有幾個同學用右手尖點了一下右手心,\"半個\",還有的同學兩手心相對并不合上,表示\"半個\"。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有的同學不由自主地說:\"半個\"。吳老師繼續說:\"對,半個。半個該怎么寫呢?小朋友們,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表示一個桃子的一半嗎?\"教室里立刻熱鬧起來,有的同學接過老師手中的粉筆,跑到黑板前畫圖、寫漢字。吳老師認真地看著同學們的板書,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著自己心中的\"一半\"。
在這里,借助孩子們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數知識,化抽象為具體、予枯燥以趣味,使學生體會到分數來源于生活。新穎的設計,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現了在學生原有生活經驗和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建構主義教學理念。
2 趣
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以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2.1 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
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的導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整個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礎。好的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
2.2 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學習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學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
(l) 重視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
(2)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3)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通過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如,在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我在課的最后安排了這樣一個練習:教師在講桌上出示兩個形狀大小都一樣的長方體透明玻璃容器,第一次讓兩名學生分別往里面倒水表示出長方體,學生都往容器里倒滿了水。第二次老師又提出誰能很快地倒出一個長方體來,一名學生只是加快了速度,一名學生倒了2/3玻璃容器的水。第三次老師又找了兩名學生做這個實驗,一名學生是快速地倒,另一名學生只往容器里倒了高約1厘米的水,但他所表示的確實是一個長方體。在這個練習過程中,學生要用剛剛學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概念解決老師提出的實際問題,老師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鍛煉和培養,令聽課的老師和在座的評委耳目一新。
3 實
實——就是教學中要講求實效,不走過場,不擺花架子,用足球場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教學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學內容充實,課堂訓練扎實,教學目標落實。教學內容充實主要指以下幾個方面:
3.1 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所謂教學內容的廣度。是指知識的范圍或知識的量,從信息論的角度說就是一節課傳輸給學生的信息量。一節課的信息量過大,知識點過多,學生難以接受,而一節課的信息量過小,知識點過少,則浪費時間,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2 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當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有幾個知識點時,往往需要明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以免在教學時抓不住主要的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多花時間,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響重點、難點的理解和掌握,而達不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例如,一年級教學5的認識,由于學生入學前一般都能按實物點數,就不宜在主題畫上用過多的時間練習數數,而應把5的組成和寫數字5作為教學的重點。一般地說,數學的基本概念、法則、公式、性質都是教學的重點。確定教材的重點,要以教材本身為依據,研究所教的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價值。在整個知識系統中,關系全局的這部分知識。可定為教材的重點。
所謂難點,就是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小學數學教材中,有的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有的內容縱橫交錯,比較復雜;也有的內容本質屬性比較隱蔽;或者體現了新的觀點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呈現了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擾,易混、易錯等。這種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內容,通常稱之為教材的難點。教學難點要根據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征來確定。難點有時和重點是一致的。例如,對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的理解,既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同時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
3.3 要把數學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改變過去\"掐頭去尾只燒中段\"的做法。讓學生感到生活周圍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
3.4 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
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努力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兒童只有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它才會樂于學習。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及時肯定、贊賞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讓他們心中喚起自豪感和自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