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每次出差,從來不品嘗當地的特色食品。他喜歡登山、攝影、游泳這些不怎么費錢的平民運動。更不可思議的是,他的發型幾十年不變,他理發都是去小店花個幾塊錢。他腳上的皮鞋是在地攤上花100元買的便宜貨。
船王包玉剛每次給秘書的辦事指示都寫在一張紙條上,而用來寫指示的白紙,都是質量低劣粗糙的薄紙。即使如此,他還會把整張紙撕成一條條的窄條子,每次只用一小條,節儉得讓人咂舌。包玉剛有一句名言: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在他看來,節約即等于利潤。
臺灣首富郭臺銘會在每一個細節上注重節儉,他甚至沒有像樣的辦公桌。他的辦公桌是用幾個會議桌拼湊而成的,座椅是一把用了幾十年的鐵椅子。因為對健康不利,在醫生的建議下他才換了把新的。在他的要求下,上班時間,公司走廊的燈間隔著亮;午餐時分,辦公室的燈一律熄滅。會議室基本沒怎么裝飾,地毯也是最便宜的。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