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辦出學校特色,就必須轉變學校管理理念,實施探究性學習,注重教育的多元性,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及合作交流的習慣。
關鍵詞:辦學結構;學習方式;教學模式;教育觀念
學校要辦出特色,就必須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參加多種方式的實踐活動,把學生的知識轉化為生存技能;注重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和愉悅性,以研究性學習為課堂教學模式;增進家校溝通,提高辦學品位,讓教師放開手腳大膽創新教學,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一、注重聯合社會力量共同辦學,轉變辦學結構
學校必須創造出自己獨特的辦學方式、管理方式。針對學校生源基礎比較差的問題,僅僅靠文化課學習考學是行不通的,必須轉變觀念,另辟蹊徑,為學生發展拓寬空間。令我們欣慰的是,我校大多數學生有興趣愛好廣泛、語言表達和動手能力比較強的特點,那么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學校領導班子認真思考,積極出點子想辦法,并征求全校教職工意見,最后達成共識:聯合社會力量共同辦學。于是我們與敦化市有17年辦學歷史的育才美術學校聯合辦學,針對不少對美術感興趣的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進行宣傳,權衡利弊,因勢利導,為一些通過正??荚嚫究疾簧洗髮W的學生尋求一條升學渠道。
二、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努力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做到活學活用,更新教學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和水平,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切入點認真踐行新課改理念,多年來我們在學習中起步、在探索中發展、在反思中完善,使綜合實踐活動課日趨常態化,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們進行了十幾次綜合實踐活動課,植根地方,突出特色,進行調查研究,包括歷史文物、民眾生活、校園文化、宗教寺廟、生存環境、商業區位、經濟政治等。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自主選擇課題,分組調查、訪談、實地考察,到有關部門咨詢、攝影錄像,在活動中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與交流,提升了學生綜合能力,真實地體現了師生在課程改革中觀念的轉變和積極探索的精神,真實地記錄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表現的濃厚的興趣,親身感受、求真務實的作風,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民主管理、生活獨立的習慣,對今后走向社會取得事業成功起著重要作用。
三、注重探究性學習,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已經習以為常,我們應該適當轉變一下,給學生的課堂輸進新鮮的血液,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新穎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為教學提供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師通過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指導,在組織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通過動手、動口、動腦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同時也凸顯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比如,發放調查問卷、走訪工廠、車間,走進自己所在的社區等,了解社會現實,生產、生活實際情況,從而進一步了解社會。事實上,我們學校很多教師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真正讓自己的學生深入到社會的很多角落,給學生很大的實踐空間,師生關系更加親密、友好,新型的師生關系也隨之建立,師生關系更融洽、更和諧、更健康。探究性學習為教師和學生的學習開拓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師生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將研究性學習作為教學理論,廣泛地深入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促進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變化,從而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更。我們還結合綜合實踐課作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體驗模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各方面的鍛煉。
四、注重家校溝通,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在教育開放的今天,校際競爭日趨激烈,作為薄弱校來說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通過實干加巧干,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贏得社會和家長的認可,逐步提升學校的品位。為了拓展家校溝通的途徑,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加強他們對建設特色校的認識,贏得家長對學校的支持,是我們建設特色校成功開展的關鍵一環。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成立了家長委員會,采取了教學開放的形式,即家庭、學校合作互動,加強交流溝通。學校通過家長會匯報學校綜合實踐課開展情況,讓家長走進學校,零距離地感受孩子在體驗成長中的快樂、收獲的自信,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有課程支撐,而且得到了廣大家長的大力支持。
我認為觀念的轉變是特色教育的重點,是一所學校生存和長足發展的關鍵。在當今形勢下,教育尤為重要,學校身負重任,責無旁貸,因此學校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必須轉變,才能形成自己的實力,而實力一旦形成,便是這個學校的教學動力,人才興旺也有了很大的潛力,從而使學校獨具特色的辦學能力形成了,學校的軟實力得到了提升,繼而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艾克柔.凝練辦學理念 強化辦學特色[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7).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