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市中小學在幾年前開展了“經歷教育”研究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意識形態的深刻教育,對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經歷教育;德育教育;成功經歷
幾年前,四平市在中小學中開展了具有時代性、科學性、針對性的“經歷教育”研究實踐活動。通過開展系列的經歷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了意識形態的深刻教育,為我們提供了一項具有較強的理論探索價值的研究課題,對于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培養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一、“經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經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的“主體經歷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在經歷中體驗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學會發展,它的本質是實踐育人,核心是體驗感悟,溝通理解,關鍵是教師的科學引導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它具有包容性和豐富性,包括德育目標、德育內容、德育途徑、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評價的完整體系。它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主體實踐和活動中育人。二是讓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獲得各種經歷,經歷愛、憎、苦、樂,經歷成敗得失,經歷是非善惡、美丑,經歷人間冷暖,經歷各種人和事。在經歷中更好地體驗、感悟,實現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三是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學生是活動的主角、德育的主體、生活的主人,自主發展、自主學習,這是經歷教育的關鍵和根本。四是經歷教育最主要的是研究人的品德形成規律,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質量的教育,也就是人生教育。
二、努力提高“經歷教育”的實效性
“經歷教育”認為經歷貫穿人的一生,我們的責任應當是為學生的發展創設最優化的經歷,“教給”和培養學生受益終生的思想品格和智能,為此,實施經歷教育,必須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優化經歷教育情境。根據這一基本宗旨,可開發下列幾種“經歷”形式,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生在各種場所參加的各種活動和日常生活、學習、參觀、購物、勞動等都是學生的親身經歷,只要科學開發和設計,都是德育的好資源、好素材,學生在這些親身經歷中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切實地體驗到成長的快樂和喜悅、奮斗的樂趣和奧妙,感悟到人生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享受經歷的興趣和人文的關懷,理解生活的可貴和人生的美好。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開展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活動、生活情境中,在各種學習和競爭的情境中扮演各種不同角色,體驗和感悟角色的生活和地位、角色的美丑和苦樂,可以在游戲中、教學中,也可以在現場情境中扮演榜樣教育和案例介入。選取古今各種人物、事件案例,進行案例分析,還可以讓學生選擇案例中的某個角色,自愿地進入角色,演繹事件發展的過程和結果。
三、真正地把“經歷教育”落到實處
“經歷教育”高度重視對學生“經歷”的研究和指導,注意讓學生在道德實踐中內化優良品德,培養民族精神。在經歷教育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的德育實踐活動中感受和獲得道理和結論。因此,科學地設計經歷情境,有效強化經歷的作用,是經歷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它貫穿經歷教育的全過程,其作用是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去實踐和追求、獲取和享用、提高和落實。
四、營造成功經歷的措施
教育就是讓學生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一致起來。以前走進一些學校,看到校園滿墻的“不許打鬧”“不許亂寫亂畫”“不許大聲喧嘩”等一條條“警示錄”,現都已換成“腳步輕輕,不干擾他人”“我是文明的好學生”“遵紀守法、不打鬧”等這些親切的“心語牌”。
還有的學校把童謠、兒歌引入校本課程中,在童謠兒歌的情趣中潛移默化地為孩子營造文明友愛的成長空間。如:“一月一我們是團結的班集體,二月二同學之間是伙伴,三月三關心集體記心間,四月四凡事不能自顧自,五月五勤奮誠實不怕苦,六月六學校生活有講究,七月七舉手發言要積極,八月八學校盛開文明花,九月九老師同學是朋友,十月十主動學習長本事。”通過童謠的經歷,禮貌用語、文明習慣、環保意識已經滲透到學生日常的生活中,健康向上的童謠兒歌,引入德育這種經歷形式是非常成功的。
經歷過成功,將對孩子們的發展和成長產生重大作用,成長意識將真正在他們頭腦中扎根,激勵他們更加奮發進取,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愿望將更加強烈,創新精神將伴隨他們一起成長,這正是我們時代所需要的素質。
總之,由于經歷教育的理論指導和行動研究的科學方法,經歷教育一定會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良好效果,為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繁榮和發展德育科研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潘澤陽.淺談當前中學德育工作[J].華章,2012(18).
[2]徐虹,紀豐義.教書重在育人[J].遼寧高職學報,2009(S1).
[3]徐德海.淺談經歷教育的經歷、認識總結和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09(6).
作者簡介:梁忠山,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吉林四平,出生年月:1971年4月,學歷:本科,就職單位: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教育局,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
?誗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