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學延續的是以教師為主的“講解、示范、練習”的“三段式”模式,這種教學依然以考試為方向,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是較為忽視。增進高中學生健康是高中體育教學的根本出發點,故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以新的教學模式來激活課堂,這樣才能起到促進高中學生健康發展的目的。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六步教學法”旨在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關鍵詞:引導探究;六步教學法;反饋;評價
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較強的自我認知和學習能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質疑來引導學生尋找方法,在合作探究中驗證自己的方法,在教師的幫助下展開訓練,通過訓練而促進對體育知識的理解,獲得體育運動技能。故而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就可按照此規律而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一、導入質疑,尋找方法
在體育教學中,導入環節是較為重要的,但很多教師都較容易忽視這一點,往往是采用直接導入的方式告訴學生要學什么,掌握什么。其實,這種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失去活力。因此,提倡教師以多樣化的導入方法來導入,在導入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這樣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1.轉變單調的導入方式,轉而以豐富多彩的導入方式來激發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以籃球(行進間四角傳球)的教學為例,傳統的導入就是讓學生做準備活動,然后慢跑,久而久之,學生必然產生厭倦感,且準備環節和基本環節之間脫節。而在該課時中,教師先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準備活動(如兩人一組相互傳球、運球跑等),然后再提出問題:“在移動過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接住球,同時保持身體的協調?”在此問題的牽引下,課堂自然從準備環節過渡到基本環節,學生開始思考,這樣也利于合作探究活動的展開。
2.要注重及時引導學生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
在導入環節中的問題引導下,學生開始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此時教師不宜以講授的方式來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要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探索空間,讓學生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正如上述的教學中,學生在準備過程中雖然進行了傳球活動,但沒有思考如何接球,而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學生又想再次嘗試,此時教師就可鼓勵學生去嘗試。
二、引導探究,討論交流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始終是課堂的主導。當學生自主嘗試后就需要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以討論交流的形式來更好地學習體育運動知識。
1.以師生間的互動來促進探究活動的展開
如在“蹲踞式起跑及起跑后加速跑”的動作順序的教學為例,該環節以三個信號為重點,教學中教師依然以示范的形式進行,然后教師發出信號,小組選出一名學生進行運動,其他學生觀察。當教師發出“預備”信號時,被選出的同學作出動作,其他學生則對其動作進行糾正。如此交換,讓不同的學生都掌握蹲踞式起跑動作要領。
2.當小組學生探究后,教師要針對教學重點進行講解
如在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中,投籃過程中的重點是持球和三個直角,難點則是手腳的協調性,撥指動作,雖然討論中學生也感悟到了這一點,但體會不深。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討論后組織學生投籃,投籃后再分享體會,然后教師再示范,學生再觀察、交流、上籃、體會,如此反復,在教師主導下讓學生從觀察到實踐,從實踐到體會,不斷領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驗證練習,反饋評價
練習環節是高中體育教學中讓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知識到形成運動技能的重要環節,傳統體育教學中的運動以集體形式為主,練習強調的是重復性,學生的練習興趣不強。而在六步教學法中,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而有所感悟,此時的練習更多的是體會,要讓學生在練習中得到更豐富的體驗。
1.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驗證練習,即要讓小組學生通過練習來驗證所掌握的理論
如在籃球(交叉步持球突破)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在討論中明確了突破假動作要逼真,蹬跨有力,起動要迅速突然,但要真正體會這一點還需要在練習中鞏固。教學中完成基本探究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攻防練習,練習后再引導學生總結,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掌握該項技能。
2.教學中教師的反饋和評價也是不可或缺的
就反饋而言,在討論和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收獲進行分享,對問題進行釋疑。而在練習環節中,教師則要根據各個小組的練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當然,在評價中也可采用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總之,在新的歷史時期,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不能依然以考試為主的思想來指導教學,而要將學生的身心發展放在首位,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來構建教學模式,通過對學生主體性的激發而讓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運動,這樣才能讓體育教學效率邁上新的臺階,學生也才能在這樣的課堂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愛軍.談高中體育有效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
[2]肖臻.高中體育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運動,2013(22).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