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針對于這一點采取幾點措施: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實驗教學,加強學科滲透教學。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實驗教學;學科滲透教學
結合當前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和創造性人才成長的發展條件,以及當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我們教師應該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適時地放入初中化學教學之中。以下是個人的幾點體會: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1.加強自主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充當啟發者、指導者和學生活動的參與者,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者、學生學習動力的開發者。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心理向知識的主動探究、實踐的心理轉變,從而實現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例如:在滬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四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除了做好教材中的幾個演示實驗外,我們還可以補充一個探究實驗,如:探究物質燃燒條件實驗,我們可以設計開水中的白磷,銅片上的紅磷、白磷這個實驗;再設計水中白磷如何讓其燃燒起來的實驗,并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觀察。
■
這樣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化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科目。又比如說,在講到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補充“二氧化碳參與自然界中最大的化學反應——光合作用”,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與水在不同條件下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深、更系統的認識。再如,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我們可以從反應物的性質、環保、節約能源等幾個方面引導學生對書本原有裝置進行改進以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的目的,如,如何更好地除去有毒氣體一氧化碳,使學生體驗到創新并不是困難的事。
2.開展討論教學,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的不少教師也重視課堂討論,但這種討論通常是教師拋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但教師考慮到課堂四十五分中的教學安排,往往只注重正確回答,而對不符合要求的回答則往往選擇回避。這種教學模式不光不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活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高也極為不利。在開放式的化學課堂上,教師應該主動“出擊”。例如,在教授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中紅磷停止燃燒探因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按初中化學教材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時,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就停止了。是什么原因?難道是瓶中與紅磷反應的氣體已用完?或者有其他原因?學生的疑惑突然升起。稍加思考,有同學提出了不同的猜想:所用的紅磷已反應完;瓶中所剩氣體是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使紅磷的燃燒停止了。問題并未結束,我又向他們提出了“挑戰”,怎么證明你們的猜想呢?接下來學生分組討論并設計實驗驗證。通過實際實驗現象以及問題討論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充分展現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改革實驗教學
1.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有些實驗可以放手讓學生操作,有條件時演示實驗可以改為邊講邊做,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實驗現象的美。如:講到“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探討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以直接把排在其后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時我們可以用金屬鈉和某些鹽(如CuSO4溶液)反應,通過實驗可以看到的現象是有藍色沉淀生成,同時有無色氣體放出。并不是我們事先猜想的有紅色固體銅析出。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這是因為鈉的金屬活動性很強,以至能和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鈉(NaOH)和氫氣(H2),而氫氧化鈉溶液再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了我們看到的藍色氫氧化銅沉淀[Cu(OH)2]。此時,課堂氣氛非常的熱烈,學生在對問題思考的過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啟發,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2.化學實驗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大膽懷疑精神
在化學教學中應把教學過程與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統一起來,適時鼓勵學生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進行大膽猜想假設。例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中反應物的性質和狀態、反應條件、生成物的性質和狀態,聯系前面學習的實驗室制取氧氣方法,自行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這些知識都是學生通過上節課內容的學習就掌握了的,事實果真如此嗎?作為教師,自身沒有了懷疑精神,缺乏用實驗去解答懷疑的思想和行動,單靠說教去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收效甚微。
三、加強學科滲透教學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要適時把握學科間的滲透時機,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到有關酸雨問題時,可聯系生物學科和人類健康、生態環境等,可聯系地理學科的大氣環境、地理識圖等,可聯系歷史學科的三次工業革命等,可聯系政治學科中矛盾對立統一等。這樣不但使他們切實體會到各學科知識的重要以及各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更重要的是較好地培養了他們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為己任,寓創新意識于化學教學中,讓化學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時多一分底氣,使學生的聰明才智更有效地超常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張芳英.讓化學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搖籃.中小學校長,2011(6).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