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被迫進行的學習是不能在心靈上生根的。他告訴我們一個平常的道理,那就是目的是好的,但方法是錯的,其結果也必然是錯的。物理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如何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在心靈上生根,很值得教師進行深思。
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教師應注意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在他看來,學生對教科書的興趣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教師應設法讓學生理解教科書與他們的生活和未來的關系,激發他們的興趣。只有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自主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和注意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
下面談談我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一些做法:
一、改變教法,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
在教學中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探究、去發現,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古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教師不但要在如何教上下工夫,更要在如何指導學生學上下工夫,讓學生由“學會”過渡到“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二、注重實驗教學,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有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聽不如看,看不如做,學生親自動手去做實驗探究的話,對知識理解會更透徹、扎實。讓他們觀察生動有趣的實驗,出乎意料的實驗現象,使他們高度興奮,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求知識。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學中,用側面底端扎有小孔的礦泉水瓶做實驗,讓兩位學生向大家演示,甲同學負責釋放水瓶,乙同學充當“白紙”,他們面對面站立,甲同學先把水瓶高舉,置于乙同學的前上方,放開捂著小孔的手指,大家可觀察到水流越過乙同學的頭頂,灑到乙同學后方的地面上。接著要求甲同學釋放水瓶,這時會引起一個很大的懸念:乙同學會不會被淋濕?學生積極地猜測結果,關注實驗的進行。水瓶落地后,讓乙同學轉身,大家看到乙同學衣服上沒有水的痕跡,于是信服地接受實驗結果,并積極地討論原因,在解釋完原因后,再做一個拓展性的實驗。把小孔對著學生,豎直上拋水瓶,學生往往猜測水會流出,實驗結果的反差可以加深學生對原因的理解,通過此實驗教學,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所以教學中能做的演示實驗盡量做,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也就提高了。
三、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教學中可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啟發積極思維,保持興奮的狀態,以提高學習效率。如在講授波的時候,可創設問題情境:“日常生活中,發現球掉入池塘里,能否通過往池塘里丟入石塊,借助石塊激起的水波把球沖到岸邊?”又如在“渦流”教學中,講臺上放有電磁爐,電磁爐上面放一口小鐵鍋,鍋內放少許水,通電一段時間。再用玻璃器皿代替小鐵鍋,通電相同時間。演示前先讓學生猜想鐵鍋和玻璃杯中的水溫有什么不同,演示后讓其感受一下水溫。這樣學生頗感興趣,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討論交流,教師圍繞著問題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形成多樣化的策略,使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最后得出正確結論,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又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四、用“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愛”也是學習的動力,教師要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公正的、愛護并尊重自己的。尊重的需要是優先于學習的需要,特別是對于學困生而言,對他的一句鼓勵、一次提問可能都會改變他的學習態度,進而改變他的一生。所以授課時,對學生一視同仁,尊重學生個性。有時候,學生對某門學科學習興趣的下降并不是由于學科本身,可能是由教師對學生不公正或者不尊重的態度引起的。如果他的尊重需要得到滿足,那么他的學習需要可能就會應運而生。針對這方面學習需求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可以采用課后談心,或者作業批改中加些適當的評語,或者在考試后找一些學生談話,這次考試哪方面沒有答好,哪部分知識有欠缺,今后應如何改進,怎么做等,都會讓他獲得尊重或是感情的需要。這樣會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學習,提高學習的自主性。
五、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現代教育技術的靈活運用能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投影、錄音、錄像等現代教育技術,并與黑板、模型等傳統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促進學習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勵措施,充分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朱道榮.例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J].湖北中小學實驗室, 2000(5).
[2]朱長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05(4).
[3]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節[J].科技資訊,2006(2).
[4]李巖莉.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因素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6).
?誗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