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師就像蠟燭,照亮前方的路,給學生帶來希望。而且學生在校接觸最多的是教師,教師的言談舉止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音樂教師應該發揮個人魅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樂趣,進而利用音樂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對學生的人格進行更好的塑造。由此可見,如何發揮教師的個人魅力顯得格外重要,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從而提出高中音樂教師發揮個人魅力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進而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關鍵詞:音樂教師;穿著得體;精神面貌;行為舉止
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各種方式來展現自身的個人魅力,吸引學生的課堂關注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從而逐漸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而想做好這一點,教師就必須從自身做好,在穿著、精神面貌和行為舉止等各方面對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從而增加個人魅力,進而更好地吸引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音樂教師的穿著要得體大方
可能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就是更喜歡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自己,在家我們可能較為隨便;而出門在外我們就會刻意進行梳理、打扮,而這兩種狀態給人帶來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但是,在現實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對自己穿著打扮并不在意,男教師喜歡穿著運動服和涼鞋,而有些女教師則會穿著睡衣走進教學課堂,而這樣的裝扮在一定程度上會減低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音樂教師也不能為了展現自身的身材或者獨特的穿著潮流而在穿著上過于夸張,這樣雖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學生會把上課的大部分精力放著教師服飾而不是音樂學習上,這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要充分認知到穿著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盡量在教學過程中穿著得體大方,讓學生感到順心、舒適,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更加輕松自如,進而更愿意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一個正確的審美觀。
二、音樂教師的精神面貌和情感
一個好的精神面貌會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所以,音樂教師要努力拿出最好的精神狀態來面對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教師有一個良好的印象,從而在教學中更加尊重教師。而如果音樂教師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導致自己的精神狀態不佳,這樣在教學時學生很容易被教師的疲憊狀態感染,在學習過程中不守課堂規矩。而且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付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牽引學生一同進入歌曲的意境中,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從而培養學生的藝術氣息。
例如,在“我們同屬一個世界”的音樂鑒賞過程中,音樂教師首先要提起自己的精神,以飽滿的精神面對學生,讓學生受到感染,從而更專心地投入學習中。然后教師可以抓住歌曲的重點句子,利用自己的情感圍繞著歌曲《我和你》的主題營造一個團結友愛的意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意境中,感受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在這種教學環境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世界和社會的責任感。
因此,音樂教師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很好地安排自己的作息,從而使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充滿活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音樂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學生因為經常接觸教師,所以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師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音樂教師要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給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不文明的行為,這樣就可能導致某些學生因為缺乏正確的是非觀而盲目模仿,而且部分學生會因為教師一些不文明的舉動而對教師產生厭惡的心理,從而出現對教師不尊重的行為。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做到言行統一,答應學生的事情必須盡全力完成,如果做不到應該向學生解釋,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誠信為本的品質。為人師表,必須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在課堂和課下都要做到嚴格規范,不能因為學生看不見就隨性放縱自己,這樣對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是不利的。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音樂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要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隨意爆粗口,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直視自己的錯誤,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糾正錯誤。
總而言之,教師作為教育的基石,就應該很好地對自己進行規范,發揮自身的個人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自己的穿著打扮、精神面貌、感情付出以及行為舉止,在每堂課后要及時對這些方面進行反思,了解自己的不足,想盡一切方法進行改善,從而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進而吸引學生的關注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熱愛音樂教師、熱愛音樂;才能讓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才能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惠平.教學藝術與教學風格探微[J].網絡財富,2009(15).
[2]姜金富.用音樂點亮學生的心靈[J].歌海,2007(2).
[3]張云娥.淺論聲樂教師的素質[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2(2).
[4]田麗.教師的人格魅力對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1.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