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淀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是對教育多一點執著,對教學多一點追求,對學生多一點愛心。
關鍵詞:名師工程;教師專業發展;課題研究;評課、議課
2008年,我有幸成為“名師工程”中的一員。和許許多多的教師一樣,在本職崗位上默默耕耘已經成了我的工作習慣。在平凡中感受一份愉悅,體現自我價值。
在“名師工程”學習與實踐的三年,我認為教師的成長是經驗、反思、機遇、挑戰的并存。
一、博覽群書,堅持學習,指導實踐
在參加名師工程之前,雖然我也一直保持飽滿的激情進行教學,但總覺得缺乏一種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導,所以教學能力提高不是很快。值得慶幸的是,我成為名優教師培養對象,一下子感覺自己有了前進的方向。我開始不知疲倦給自己充電:堅持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讀專業理論著作、記錄讀書筆記、撰寫反思文章。為了設計一個有效的活動,我會絞盡腦汁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為了一個精美、完備的教學課件,我會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六七個小時;為了演繹一堂真實、高效的課堂,我常常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就這樣,我努力轉變教師角色,蹲下身來,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現學生;我也努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我欣喜地感受到我的課堂里洋溢著濃濃的學習氣息。我的課堂得到學生的喜愛。
二、要有勇氣,抓住每一次比賽機會,鍛煉自己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有教學比賽,我都精心準備。我想只有持有這種主動的態度,才能使自己不斷成長,成為一名真正的名師。我想參加比賽,不是個人爭強好勝的表現,而是對教育理想不斷追求的崇高精神的表現。為了能參加省里的比賽,孩子出生不足五個月我就參加了市里的選拔賽;為了迎接省里的比賽,我廢寢忘食、挑燈夜戰;比賽當天,我含著熱淚離開了不足兩歲的兒子,這是我第一次和兒子分開,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天一夜。最終我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我卻為自己抓住了這樣一個鍛煉的機會而感到慶幸。我時刻告誡自己:要有勇氣,抓住每一次比賽機會,鍛煉自己。
三、多用心思搞科研,走專業發展之路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教師:為了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么,你就走上一條從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課題研究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更能提高教學質效。理論學習—課堂實踐—總結提煉—反思再實踐,在這個艱辛而充滿收獲的過程中我日漸成熟,我的理論素養更豐厚了,我的思維更活躍了,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我個人也參加并負責了省級課題《研究性學習與生物教材整合的研究》,此課題研究長達三年之久。在這三年當中,我經歷了懷孕、生子的艱辛歲月。但無論怎樣艱難,我都沒有放棄我的課題研究。記得在生完孩子的第二天,課題組有活動,我躺在醫院里用手機對課題組成員進行組織,使活動能夠有序地進行。課題終于結題了,我真真實實地感到了這個結題證書的分量有多么沉重。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的辛勤工作使我被評為了“課題研究優秀工作者”。扎實的課題研究讓我解決了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逐步走出平庸,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也讓我真正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
四、參加評課、議課,順利進入專業發展的軌道
在參加名師工程之前,也經歷過好多次教研活動,聽課時總是習慣性接收全方位的信息,結果一節課忙于機械的記錄,入腦的東西微乎其微。后來,等到評課發言時,總是無從開口,甚是苦惱。經歷了“觀課,議課”活動后,使我從原來教學的困惑中走了出來,真正學會了怎樣去聽一堂課,怎樣評價一堂課,頗感自己在如何進行觀課與議課的問題上有所領悟,并嘗到了一定的甜頭。
整個過程,讓我切身體會到,有了專業的引領,我們年輕的老師也能很快、很順利地進入專業發展的軌道。
五、專業的引領,工作中精益求精,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特級教師竇桂梅曾經說過:一個老師可怕的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我總感覺只有教學大師才擁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教學特色要用在我身上,總覺得有些牽強。我現在只是站在大師們的肩膀上,談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1.實——我崇尚親切自然、樸實無華的教學風格。
2.新——有創新、有思想,能讓學生耳目一新,學有興趣。
3.活——放得開、收得攏,有教學機智,會聯系、會拓展、會變通。
三年來,我一直堅持讓自己“跑起來”,雖然“跑”得不快,但我堅信:我在進步,我離成功越來越近。“功夫不負苦心人”!我最終被認定為吉林市首批生物學科“教壇名師”。但這不是終點,我會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祝成林,張寶臣.教師專業發展:基于課例研究的視角[J].教育導刊月刊,2010(1).
[2]韋芳.在新課程案例研究中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9).
[3]王鐵軍,方健華.名師成功:教師專業發展的多維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5(12).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