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使學生學到真正有價值的數學,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將農村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點滴做法拿來與廣大教師分享。
關鍵詞:課堂教學;科學安排;創設情境;情感鼓勵
教育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同時也為促進和推動社會的發展而服務。教育體制的不斷更新變化,無非是為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合格人才。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所在,教師最大的責任就是將學生培養成具有自主創新、自我探究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我校因地處偏遠的農村,學習環境相對比較差,加之農村學生的家長大多忙于農活,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另外,有的家長因自身文化水平較低,在對子女教育監督和課外作業輔導上做得不是很到位,致使大部分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就沒有打好扎實的基礎。這些農村孩子升入初中以后,各門功課學習起來顯得十分吃力,特別是在初中數學這門功課上。
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我借鑒、引入了洋思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同時更加注意結合農村現有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學習水平及學習能力,進行不斷地研究探索。在授課過程中,針對學生底子薄、接受新知識比較慢的特點,放小、放慢步子,夯實基礎。同時改變以往教師“一堂言”“滿堂灌”的陳舊教學方式,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
現把自己的一些點滴做法拿來與大家分享。
一、科學安排,落實到位
任何一個美好的計劃或理想,不論設計得多么高明或設想得多么美好,如果不行動、不實施,或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么最終結果只可能是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所以,科學安排、周密計劃再加上正確、堅持不懈地努力和付出,最后才能有所收獲。特別是對于底子差、學習條件也比較落后的農村學生來說,我們更應加倍努力。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檢查預習
為使學生真正做到預習,使預習真正落到實處,對于自律能力尚有待加強的學生來說,教師的督促監管十分必要。只有教師監督指導到位,逐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做到“笨鳥先飛”,才可能讓學生薄弱的數學底子一步步堅實、厚重起來。
2.明確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就如一盞指路的明燈,為學生指引了學習的方向。數學教師要根據所帶學生的實際水平,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目標。教師所設定的目標既不能太高,讓學生感覺“高不可攀”,失去努力的信心;也不能太低,讓學生感覺“唾手可得”,品嘗不到破解習題、攻克難關后獲勝的喜悅之情。
3.合理分組,互助學習
將全班學生按3人一組的分法分為若干小組,每組中的3人按優、良、中合理搭配,學習優秀的學生被選作組長,負責督促幫助組內另外2名同學。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分擔了一部分輔導任務,同時也幫助教師解決了教學中存在的顧此失彼、教師無法把每個學生都照顧到的不足。而且學生之間更容易溝通、交流。通過分組互助學習,不僅使學習較落后的學生及時得到幫助,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在考核評價學習成果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考核,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4.講解質疑,師生互動
教師除了做一些必要的數學知識講解及分析外,將更多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對于一些在學習過程中存留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來當小老師,讓學生講解,不足之處也歡迎其他同學給予配合和補充。對于學生努力后仍無法解釋清楚的數學問題,教師最后再加以點撥。真正達到師生互動、一起完成數學學習的目的。
5.檢測評價
通常可把時間定在5分鐘左右,主要以檢測當節課所學基本知識為主,通過同桌互批、小組互批,或教師抽檢的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
二、創設情境,找尋規律
學生大多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生動有趣的事物。數學教師在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同時也應注重教學方式的變化更新,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好學。
如,學生都知道,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這時,學生跟著說:“兩只青蛙兩張嘴,四只眼睛八條腿;三只青蛙三張嘴,六只眼睛十二條腿……”當學生意猶未盡繼續往下說的時候,讓學生把剛才所提到的數字列出來并進行對比,同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并總結規律:n只青蛙n張嘴,2n只眼睛4n條腿。
三、關愛學生,情感鼓勵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深切體會:就是個人喜好往往會影響我們對某個事物、某個人的判斷和選擇。而這種主觀的、帶有濃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如果我們能善加引導和利用,對學生的學習將是非常有利的。就如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生的情感好惡是密切聯系的。有些學生往往是因為喜歡這個學科的代課老師,進而也喜歡這個學科。所以多多贊賞、鼓勵、關愛學生,讓學生在感受到來自教師溫暖的同時,深深地喜歡上數學科目。
以上所述,是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心得體會。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希望學生在學好知識的同時,也能學會如何做人。
參考文獻:
趙秉錄.新課標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探索與思考[J].考試周刊,2009(8).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