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課的教學就是體育教師富有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喚起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主動獲得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的教學技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教學問題,體育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減少和避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出現,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逆反性;沖動性;消極性;解決方法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行為。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體育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使體育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一、體育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1.逆反性
隨著學生的年齡增長和認知能力發生變化,學生對體育課教學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希望獲得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如果學生練習過程中認為受到威脅,便有可能拒絕練習本愿做的活動。教師對學生不夠尊重,使他們的表現欲望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沖動性
沖動是大部分初中學生突出表現的一個特征,他們對學生間產生的爭執和摩擦或者認為教師的判決有失偏頗時往往表現出情緒激動、失控、反感甚至當面沖撞的行為,使教師感到出乎意料、猝不及防,但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的獨處或在教師、同伴的耐心勸說下,他們又能逐步恢復平靜、理智狀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公正、公平,使盡量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3.消極性
由于學業的壓力、繁重的課業負擔,原本可以借體育課放松一下,可是體育中考又讓學生不得不進行枯燥乏味的訓練。特別是文化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對自己的學業已不抱希望,那么體育中考對他們就更加無所謂了,課堂中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二、解決方法
1.研究學生
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身體素質各有差異,教師給予學生的評價應能體現出這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促進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為目標,強調個體學生的進步與現在作比較,盡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體育課中有成功的體驗,體會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2.樹立教師威信,發揮主導作用
(1)首先必須考慮以下內容:一堂課的時間如何分配、師生活動如何密切配合、組織形式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如何運用、教學步驟如何安排、運動負荷的合理安排、思想教育工作如何進行、場地器材如何布置等等,都要經過仔細思考、反復推敲。
(2)教師的示范動作要準確、輕松、漂亮,有助于學生了解動作的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優美的示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對動作技術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有利于建立動作表象概念。這在學生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能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
(3)教師的語言要親切、禮貌、文雅,充滿感情色彩,多說鼓勵性的話,才能在講解中做到寓情與景、情景交融。語言要用詞準確,不能含糊不清。教師的語言要富有哲理、生動有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啟迪,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3.要關愛學生,以情動人
(1)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學生在與教師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感與生命價值的體驗,獲得人際關系的積極實踐,逐步完成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確立;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教學中建立和感受自主的尊嚴,體驗和感受學習的樂趣。
(2)寓情于教
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通過活動進行情感、興趣、能力的心理交流。愛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橋梁,只有師生關系處在關愛、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學生才能直言面對教師,大膽地投入到學習中。比如,在教學中善于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手段,經常和學生談心,體貼和關愛學生。同時,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中直觀情感的優勢,比如合理運用形體語言,形體語言在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中有著“潤物無聲”的效果。
4.掌握科學、藝術的對話方式
教師應該主動放下“架子”,用真心、愛心、誠心換取學生的信任,但是放下“架子”并不是一味地遷就學生,應學會和學生“講規則,談條件”。當教師真心想和學生面對面交談時,應靜下心來整理思緒,保持平和的心態,同時,給學生一個心理緩沖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學生以往的表現尋找談話的突破口,根據學生的情緒狀態選擇談話的方式,學生情緒過于激動或冷淡時,要有耐心。對于不同的學生,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掌握科學的、藝術的對話方式將有利于改進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
教師只有對學生親和、平等,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將專制型課堂教學變為民主型課堂教學,轉變“師道尊嚴”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概念。從平等、民主的觀念出發,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并經常參加學生活動,具體了解學生的情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杜存鋒,孫莉.體育新課程教學法[M].開明出版社,2003-11.
[2]徐國宏,朱洪金.淺談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J].北方文學旬刊,2010(4).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