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英語作業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在高中課程改革的大潮下,英語作業也應該順應形勢、除陋革新。從傳統英語作業的缺陷著手,依據新課標教學理念,提出幾點有關英語作業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作業設計;探究學習;實踐能力
高中新課改已進行多年,在教學中,我常探索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英語新課標倡導探究型學習,極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強調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那么學習活動就不該僅局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外。作業正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英語技能的熟練程度也要借助作業得以檢測和鞏固。探索、設計新型英語作業,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轉變學習方式,增強探究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作業在很多方面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相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一、作業的缺陷
1.作業形式單一
傳統高中英語作業的布置多局限于課后練習、語法點等語言知識,或根據考試內容布置相應的專項練習,強調對所學知識的重復性訓練。這種作業形式對鞏固知識有一定作用,但在發展學生個性和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方面的效果不佳,不符合新課程理念。
2.作業要求缺乏層次
傳統英語作業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而是采取統一的安排,排斥了學生作業完成方式的多樣性和個性化。這樣就抑制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打擊了部分學生的自信心。
3.作業評價激勵性弱
傳統作業一般由教師統一進行批閱,教師處于評價者的地位,評價結果僅僅以對錯形式體現,忽視了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態度及情感等,無法突出作業評價的激勵作用。以教師為評價主體的終結性評價體制也壓抑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這就很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
新課程倡導探究型學習,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建立與新課標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理念。作業不再單單是教學效果的檢測手段,而是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的一種重要載體。
二、針對高中英語作業的弊端,英語作業的布置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1.作業形式多樣化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嘗試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主探究、自我監控。例如,可以由教師適當進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富有創造性地編擬作業題,這樣不僅會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索的精神。同時,英語作業也從單一的書面形式發展到口語交際、綜合實踐、專題研究等多樣形式,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作業內容分層化
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并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設計“分層作業”。分層作業就是根據難易程度和分量把作業分為基本性作業和提高性作業,讓學生依據自身能力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這樣就讓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分層作業能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使學生由“要我做”變為“我能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符合新課程的教育教學理念。
3.增強實效性和實用性
作業的布置要注重實效性和實用性。教師應針對本班級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制定出符合本班學情又顧及學生個體差異的課后作業。作業材料的選擇要“求質而不求量”。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才能有效地利用它,只有運用到實際中才能體會到它的魅力。例如,教師可就不同單元的不同話題,布置情景對話,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鍛煉他們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會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上有所收獲。
4.作業評價多元化
要改變接受性學習的局面,倡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必須建立與探究性學習相適應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和態度。關于作業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實行多方評價。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都參與作業評價,使評價成為多主體參與的活動,從而激勵學生完成作業的自主性。(2)評價標準要全面。作業的評價標準不應僅僅是答案的對錯,也應重視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表現。從多角度、多方面對作業給予評價。(3)評價要有激勵性。教師用多個標準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鼓勵性評價可以使學生獲得心理滿足,從而體現作業的發展性功能。
總之,英語作業設計應該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教師的創造性,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杜絕題海戰術,把學生從傳統作業中解脫出來,提高他們學英語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暉.新課程的教學改革[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周衛勇.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孫玖莉,張林偉.教師探究教學能力的培養與訓練[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