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發展,教育事業也由此蓬勃走向現代化進程,教育領域也受到一定沖擊。傳統課堂教學,教師只憑借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能上課。而依據現代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一方面利用現代化工具教學;另一方面運用傳統教學方法教學,使兩者結合,既添加課堂趣味,又準確、迅速地傳輸知識,從而實現教學過程中的整體優化。
關鍵詞:現代化教學;優勢;誤區
一、現代化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關于自然景物、名勝古跡的文章,盡管語詞優美,卻令學生無法將優美的描寫與實際景觀聯系在一起。運用現代化輔助教學創設多種情景,多媒體課件里的文字、聲音、圖像等極大滿足了學生的感官需求,從而使學生有一種真正身臨其境的感覺,書面文字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活生生的畫面,受到美的熏陶,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2.增加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
現代化教學不僅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和傳統課堂相比,現代化的輔助教學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準確、鮮明地表現出來,從而可以簡化教學程序、加快教學節奏、擴大教學規模。
3.改善教學環境,教師能更多地注意教學內容的組織和講授
現在許多小學都進入現代化教學,設立了多媒體教室,而多媒體教室也是現代化教學必須具備的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清潔、舒適的教學環境,教師避免因吸入過多的灰塵而影響身體健康,學生也不會因其他事物影響聽課的注意力。教學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減少粉塵污染、保護學生學習環境的同時,也節約了教師在黑板上寫板書的時間,對教師來說減少了板書的勞累,關注學生聽講問題,節省出更多時間向學生授課。
4.有利于實現共享資源,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現代化課件具有復制性,能夠資源共享,教師之間可以通過互相借鑒彼此的教學優點,再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修改和補充,形成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由于計算機內存有優秀的課件,而對于設計優秀的課件可以反復使用,這樣大大節約了教師的教學時間和學校在進行教學實驗時的成本,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功能,它具有無限的教育資源載體,能發揮出更大的教學效果。網絡上有許多專業教師編寫的教學課件,如果把這些教學課件引入,借鑒、探討、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質量與效果。
二、避免現代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誤區
1.現代化教學不能代替傳統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是廣大教師經過長期揣摩、運用與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教學模式,當前廣泛使用的多媒體教學模式容易使教師產生依賴,從而放松對傳統教學的研究。作為現代化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它只是一種“輔助”的工具,無法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可是有的教師卻誤認為它能夠全面代替傳統教學模式,造成教學上的誤導。因此,授課時應當兩者結合,而不是不分情況濫用。
2.授課內容過多,當場難以消化
有些教師認為現代化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要方便許多,且學習內容也多了很多,在教學的時候或多或少偏離了教學的主要目的,停留于追求表面的東西,盲目追求科技帶來的便捷,加大信息量傳授知識,違背了很多學生認知以及接受事物的規律。例如,信息超量,授課內容過多,當場難以消化等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更注重感官的刺激。教師被多媒體教學“牽著鼻子走”,只求學生吸收新知識,使學生籠統接受指導、無法充分理解、不加思考分析、照單全收,反而適得其反,降低了課堂效率,成為學生的干擾。
3.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
不得不承認現代化教學拉大了學生及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學是一場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習的活動,教師的主要作用即調動學生積極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狀態,而現代化教學卻削弱了這一點,教師只能按既定的備課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沒有靈活的發揮,教學顯得死板、沉悶。
4.忽視板書的作用
傳統教學中板書在教學中仍然占主導地位,教學中傳統的板書更加考驗教師的基本功,現代化教學的出現,使有些教師認為不需要在教學中使用黑板,現代化教學手段代替了板書(如多媒體、計算機)。然而運用它們代替板書,在教學上受到了很多限制,例如,多媒體屏幕上呈現的內容不完整,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整體感知;多媒體屏幕畫面的變動,使文字或者圖片存在的時間較短等。因此,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板書的功能。
在運用現代化手段教學的過程中要認識“輔助”的含義,主次分清,對學生的教育才能恰到好處。另外,很多知識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進一步認識。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現代化教學是個大趨勢,是現在、將來教育教學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徐新霞.試論現代化教學設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2010(8):137,144.
[2]趙彥鑫.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報告:下半月,2012(6):78.
[3]劉淑華.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意義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3(1).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