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已經十七年了,可以說這是一段痛并快樂著的日子。
當我充滿信心地走進教室時,看到的卻是一個吵鬧猶如菜市場的課堂。上課鈴雖已響過,老師雖已走進教室,但只有一少部分的同學意識到老師的存在,大部分同學還在開心地說著自己的話,做著自己的事,“誰看見我的書了?這節什么課——”“剛才那個笑話太逗了,哈哈哈——”“下課后我們一起去商店——”
當我激情澎湃地一遍又一遍講解,聲情并茂地一次又一次述說時,學生神游天外的迷惘,眼里流露出的麻木、冷漠,不配合的態度,讓我痛苦而迷惑:每一個教學設計,我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每一次課堂活動我都精心策劃,但是,課堂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背道而馳。怎么會這樣?
這真是一群令人感到可恨的學生,枉費老師的一片苦心。我將教案重重地摔到講桌上,心中的委屈和怒氣欲噴薄而出。學生瞬間靜了下來,要么低下頭,要么睜大眼睛用無辜的眼神望著我,“老師——”“別說話——”。本想狠狠地罵他們一頓,此時也不知該怎么開口了。罵了又能怎樣?罵了后,結果又如何?如果學生都很聽話,百分百守紀律,那還是孩子嗎?如果孩子都是“完人”了,還要教師和學校干什么?誰沒有過淘氣的日子,誰沒有過叛逆的時候,誰沒有過做錯事的記憶……
想想自己當時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理解,是諒解,是溫暖的眼神,是愛的撫慰……
他們畢竟還是孩子,再說,能都怨學生嗎?其實,學生在最不可愛的時候,最需要愛;而讓他們在最不可愛的時候感受到愛,更是教師的責任。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愛為教育之根本,之源泉。孩子的心是純真的,也是敏感的,他們清楚地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每一份感情。同樣是“罵”,你是歧視的辱罵,還是恨鐵不成鋼的“責罵”,他心里最明白。如果你的“罵”里飽含愛,充滿對他殷切的期盼,孩子敏感的心一定會感受到,他絕不會恨你。作為老師都知道,學生畢業后,跟你最有感情的,不一定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而是你“罵”得最多的學生。可以這樣說,對學生的毛病、所犯錯誤的“責罵”,就是師生之間感情交流、溝通的紐帶。在一次次的責罵聲中,師生的感情愈加深厚。只有教師真正把學生放在心里,所罰所罵,所作所為真正基于為了學生這一點出發,學生一定會感受到教師的愛,進而接受教師的教育。
2005年9月,因教師調動,我接手了二年二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但在日后的教學中,我發現總有一雙充滿敵意的大眼睛時刻盯著我,用不聽講、不回答問題、不寫作業等形式處處為難我的女孩。她叫王x,是這個年級數一數二的優異學生,同時也是一個自我意識十分強烈,很有個性的學生。我多次主動示好,要么得不到回應,要么冷言冷語使我十分尷尬、難堪,真是個不可愛的孩子。有的老師勸我:隨她去吧,這么不識好歹的孩子費那心干嘛?吃虧后就知道后悔了。其實我不怕她的為難,卻怕因此耽誤了一個孩子的美好前程,了解到她與前任語文教師的感情特深后,我決定找她談談。
放學后約她來到教學樓后面的草坪,沒有了辦公室的緊張與嚴肅,和煦的微風,青翠的小草,我想以朋友的身份,用我的真情、我的真愛走進她的內心。
“我感動于你對程老師的真情,欽佩你的執著和勇氣,但我為你的幼稚和狹隘感到悲哀。你用你的前途和未來作為你幼稚無知的代價,不覺得太沉重了嗎?……”
她默默聽著,不說一句話,但眼神不再充滿敵意,我知道:我的真心,我的真情她已感受到。
談話后,她開始認真學習,我也用心的幫助她,關心她。漸漸地,她甜甜地喊我老師,找我說知心話,尋求我的幫助。現在,她仍是年級數一數二的優異學生,只是多了我這個朋友。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延邊州第二高級中學后,仍經常與我聯絡,回來看望我。
學生可愛、聽話,做老師的都喜歡,但學生畢竟是孩子,更多時候,更多的孩子是一點也不討人喜歡的。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人還做不到,更何況是孩子。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該怎么辦?記得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讓我深有感觸的話:要讓你的學生愛你,首先你得學會如何去愛你的學生。是的,有愛才有理解,有愛才有信任,有愛才有接受,有愛才有希望。
想想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也有不可愛的時候,他用斧子砍了櫻桃樹,失去了鮮紅、甜美的櫻桃,但他的父親依然愛他,只是引導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里根小時候踢足球把別人家的玻璃踢碎了,他的父親依然愛他,替他付了錢,再叫他干活來償還損失,借此培養了他的責任感。如果他們當時沒有得到愛,美國歷史上是否還會有這兩個眾所周知的名字呢?
陶行知告訴我們:“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
赫爾巴特也曾說過:“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十幾年的教學生涯,我深深地體會到:“愛為師之本”。愛心讓我發現,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個愛的過程。學生的成長需要他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我們——教師愛的引導。教師是學生歡樂時的伙伴,是學生困惑時的引導者,是學生成功時的欣賞者,更是學生在最不可愛時最需要愛的天使。
讓學生在最不可愛的時候感受到愛,這是我們——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責任,也是實現你、我、他人生之目標、理想、價值的唯一途徑。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