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寫數學日記,力求探索出一條數學教育與生活實踐之間有機結合的道路,挖掘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生活素材,運用數學知識發現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創造力,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及良好習慣。
關鍵詞:數學日記;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培養習慣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然而在農村初中教學中絕大部分教師還是“重教輕學”,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一些新課程理念成為“黑洞”。這主要是由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的。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有利于學生記住數學概念、數學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較深、較難的數學知識。但弊端是很明顯的,它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束縛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造成優差生的嚴重分化,教學沒有針對性,這不僅不利于因材施教,而且忽視了個性的差異。
研究表明,學習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區別,最重要的在于前者已經“學會如何學習”,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反思作為數學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在數學學習中,通過讓學生寫數學日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而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是一種語言,它能夠確切地表達思想和交流思想。如何讓學生通過撰寫數學日記來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內在價值呢?
一、撰寫數學日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學生首先要減少其他機械性的作業,以數學日記代替課外作業,激發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地學習。其次,要注意根據學生知識水平、能力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成績一般的學生可以寫純粹的知識性的整理,成績好的學生可在此基礎上寫一些新的解題思路、方法等。
2.寫數學日記對農村初中學生來說是件新鮮事,因而開始時學生興趣可能很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往往很難堅持,主要是因為:學生對數學日記的認識不足,主觀能動性不強,不知如何書寫等等。因此,教師要積極發現他們的精彩之處,鼓勵他們持之以恒。
3.剛開始,對學生來說,寫數學日記可能會無從著手。這時教師要對學生加以指導,可以以寫周記來過渡。同時幫助學生命題,選擇專題,幫助他們尋找協作的切入點,久而久之,學生便能主動地發現一些寫作素材了。
數學日記也是新理念下的一種新型數學作業,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將采取減少一些機械性練習作業,改變過去多做習題的方式,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多反思學習過程,通過記數學日記,質疑問難,讓他們能用細致的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去思考問題,讓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全面建構自己認知結構,使自身潛力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撰寫數學日記,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問題,讓生活問題數學化,為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奠定基礎。通過指導學生撰寫數學日記,及時了解、發現學生的學習動態和思維情況,適時調整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切實扎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學習興趣,架起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就會對數學及教師產生情感傾向,產生學習數學的內
驅力。
通過寫數學日記,力求探索出一條數學教育與生活實踐之間有機結合的道路,挖掘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生活的素材,運用數學知識發現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創造力,發展他們的個性,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及良好習慣。
二、撰寫數學日記,培養數學素養
1.通過寫數學日記,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拓寬了教師與學生的空間,和諧了師生關系。
2.培養初中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4.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
數學日記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能主動地學習,并養成良好的習慣。因此,絕不能給學生增加負擔,《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以便更好地去服務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終身
受益。
參考文獻:
[1]孫旭花.美國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日記”.廣州師院學報,1997(2).
[2]劉艷云.數學日記的反思.數學教育報,1999(2).
?誗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