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教學觀念包含著新思維、新認識、新思考,教師的教學意識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的。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就證明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理論;教學意識;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教學不僅涉及中考問題,還是學生日后學習數學的基礎,同時,具備一定的數學能力還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的實際問題。在數學教學中,提高效率、增強效果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教師對教學的設計和實施就是教學效果的前提。因此,筆者對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有一些新的思考,愿意和同行們交流。
一、教師要樹立新觀念
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會產生重大影響,教師的教學觀念包含著新思維、新認識、新思考,教師的教學意識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的。所以,教師形成新意識,就會帶動教學的新變化,教學意識是由教學理論支配的。教師的教學意識也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產生的基礎,更能刺激教師的新發現。很多科學發現都源自于發現人的意識,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意識,以便適應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
二、注重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
教師的教學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今天由老師教,以后就可以不用老師教,而且終身都可以實施學習活動。新課改實施很長一段時間了,其中大力提倡的一個教學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可以受惠一生的,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和形成終身學習數學的能力,是數學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的形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如果一個學生永遠都提不出問題,永遠都在解決書本上的問題,那他就是在學習數學。如果一個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就是他善于思考的表現,也是數學學習能力的體現。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學生具有問題意識才會有探究的欲望和形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教師是關鍵,教師的意識、理念、教學風格都對教學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提高教學效率要從教師的意識轉變開始,要從教師的教學理論提高開始,要從教師的教學方法更新開始。然后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最后形成終身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魏雪峰,崔光佐.初中數學問題解決認知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11).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