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教學的核心,因此要上好科學課,就必須注重實驗課的教學,而大多數科學教師總感覺進行實驗教學非常困難,因此,我就如何做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以及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談一些
看法:
一、要認真備好課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上好任何一門課都必須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備好課對于科學實驗課來說尤為重要。我認為科學實驗課的備課應注意的問題是必須先確定實驗的目標,知道實驗教學的重難點,構建合理的實驗教學環節,幫助學生順利地突破難點,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信息儲備,包括實驗器材的選擇和擺放;二是相關實驗知識準備,如實驗的操作和注意事項;三是問題設計的科學性,選擇合適的實驗讓學生掌握知識;四是實驗材料的準備,除由教師準備外,還可以布置學生準備。另外,提前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技能也是極為重要的。
二、強調科學實驗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對于科學實驗教學十分重要,因為對于未知實驗的探索既是科學實驗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實驗學習的方法。在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實驗活動中,學生可能會提出許多關于實驗現象的問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尋找答案。而這正是科學實驗課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在實驗課的探究學習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有結構的探究材料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基礎和關鍵。所謂“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教師精心設計的、有著豐富內在聯系的典型教學材料組合。這種材料的組合,既要揭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一系列現象,體現教材的科學性,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還應從趣味性、基礎性、實踐性原則出發,同時要盡量排除無關的干擾因素,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使他們能發現問題,形成合理的假設,明確研究活動的目的,確定研究活動的程序。
三、設計好實驗步驟,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構建合理的實驗步驟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現和掌握。而且在課前教師就應該對整堂課的實驗環節有清醒的認識,哪些環節是重點,要著重來做,而哪些環節則可以淡化。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知識的重點在哪里,而且可以合理地安排試驗時間,使學生順利完成實驗。
四、盡可能多讓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實驗中,只有讓學生根據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獨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經過多次失敗、成功的經驗總結才能形成一種能力。如,在“電磁鐵”的實驗中學生會發現:同樣的鐵釘,同樣繞著線圈,為什么釘帽有的是南極、有的是北極呢?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種現象是怎么一回事,在實驗探究中去明白原理。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會發現電磁鐵的磁極不同是因為線圈兩端連接電池的正負極不同或線圈繞的方向不同。只要我們充分放手進行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能力就會一步步發展起來。
五、實驗中要重視“疑問”的作用,注意學生創造力的鍛煉
當學生知道面包發霉與溫度有關,就自然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霉菌生長與水分有關嗎?這時,教師不需任何解釋,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找答案,讓他們把兩塊相同的面包,一塊滴些水,一塊干燥,放入塑料袋內,扎緊袋口觀察,通過自己實驗可找到提出問題的
答案。
六、尊重實驗效果,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萬一遇到實驗失敗,老師首先要尊重實驗事實,和學生一起實事求是地分析各種可能的客觀原因,并坦誠指出造成失誤的主要原因,教育學生要吸取教訓,并當場重新演示完成該實驗。這樣一來,學生不但學到知識,還能讓學生真正懂得科學實驗必須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的道理。
另外,實驗教學中還會出現許多難以預料的情況。這些并不可怕,卻給我們科學老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科學教師要充分估計,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要加強自身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復合型教師,以適應科學實驗課的教學。
總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我們科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改進。我們科學教師還要更新教學觀念,轉變傳統教學方式,才能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科學課程的改革實踐中,才能使小學科學教學向著更有益于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方向健康發展。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