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是教育思想的一大進步,也是當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對發展學生個性,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分層異步教學法在體育課堂中運用得當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反之容易造成部分學生“放羊”的現象。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在實施過程中就要考慮以下幾點: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有效時機
不是任何形式的體育課都適宜采用分層教學。在單元教學中,新授課就不適用。因為學生對新授課的內容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教師如果此時就采用分層教學,會造成“亂點鴛鴦”的混亂局面。對于新授課內容,教師可先集中授課(由教師引導、帶領全體學生一起將基礎知識、基本內容予以講解、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掌握的情況,以此為依據再進行分層教學也不遲。
二、多層次考慮,確定分層教學對象
層次的劃分應該有科學的依據,并非人為劃定的某一標準線。譬如,立定跳遠跳1.80米和跳1.79米的兩個同學,他們之間個體差異并不明顯,影響成績的因素也有很多,假設被動地劃分在不同層次,其中一名學生的自尊心必定受打擊,自信心也會下降,自我要求就會降低。因此,對分層教學對象的劃分不能用簡單的教學分組,應充分考慮會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產生明顯影響的諸多因素,如性別、身體形態、健康狀況、身體素質、認知水平等。分層教學對象的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隨著教材的變化而變化。如,在快速跑教學中,可根據學生的奔跑能力分成快、中、慢三個層次;在力量練習中,又可根據學生的力量大小分成強、中、弱三個層次。又如,某個學生在快速跑教學中,他可能分在快的層次;但在力量練習中,他可能分在弱的層次。因此,體育教師應綜合考慮眾多因素,才能對分層對象合理劃分。
三、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法
過去教師生搬硬套教材,盲目按“教參”內容的步驟和順序千篇一律地教學,教學內容枯燥單調。體育課要實施分層教學,就必須打破定式教材“齊步走”的常規,實施教材分層、教學目標分層。合理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應該與各層次學生的水平能力相適應,要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技巧肩肘倒立時,可根據學生的水平,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對于高層次的學生來說,其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水平,嚴格要求動作質量,強調細節和身體姿態的優美。而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說,其目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了解技巧運動的基礎知識,提高自身肌肉感覺。我們可以通過簡單易行的動作讓他們在完成后有成功和收獲的喜悅,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信心,也使他們有了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由易到難,由量到質,他們也會學有所得。
四、對待各層次學生一視同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各層次的學生一視同仁,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信心,防止優秀學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和學困生心灰意冷等。任何學生都有其所長亦有其所短,在分層時切忌把任何學生長期置于低層次中學習,否則對于他的心理健康成長會造成不利的影響。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中,在各層次之間可以以較快的頻率出現,實行短時、多次,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存在。分層教學不是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讓所有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得到完善和提高。
分層異步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在運用中注意以上問題可以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極大地滿足各層次學生的表現欲,各層次學生可獲得情緒上的愉悅感和學習上的成功感,避免了簡單重復,這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有了自由支配的可能,從而使學生的總體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