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必修的學科,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知識與技能,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情感的培養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確保學生在精彩而輕松的語文課堂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一、創設音樂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說過好的音樂對人能夠起到一種良性的刺激作用,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音樂情境,這樣一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二來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環境中,進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想一想、唱一唱有關父親的歌曲,之后,我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歌曲《時間都去哪了》,動人的旋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為輕松語文課堂的構建作出相應的貢獻。
二、搭建表演平臺,活躍課堂氣氛
表演、模仿對小學生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搭建有效的表演平臺,確保學生在掌握基本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和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晏子使楚》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搭建了表演平臺,引導學生分別扮演晏子、儐者、楚王、侍臣等等,然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揣摩各人物的性格特點,對文本中的對話進行情景表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形象的情境表演還有助于學生體會晏子的性格,對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課堂效率有著直接的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搭建有效的表演平臺,確保學生在精彩的、具有生機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貫徹課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當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學生在教師構建的精彩、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進而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章海霞.構建和諧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1(20).
?誗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