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要通過課堂練習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要在課堂練習的形式、課堂練習的內容、課堂練習的評講方式等諸多方面進行合理優化。結合教學實際就如何優化高中化學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談談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及時性;梯度性;全面性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下面我就優化課堂練習提出幾點想法。
一、優化課堂練習的原則
1.課堂練習要體現及時性
練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學過教育心理學的人都知道,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在剛接觸時應該具有很大的新鮮感,此時對求知事物的探究意識應該是最強烈的,若此時設置具有探究意義的練習,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并進行探究,時間長了,新的學習任務和知識體系形成,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下降,那么練習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2.課堂練習的設置要具有梯度性
根據布魯納的認知教學理論,課堂練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按照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練習的設計,有層次、有梯度地安排習題。心理學研究發現,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由易到難,可以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探究。因此練習的設計要具有梯度,首先應該是最基本、最簡單、帶有復現性的題目。然后是設計一些帶有一定綜合性的題目,使學生將所學的有關知識和技能聯系起來,完善其認知結構;最后才是設計一些思考性、創造性強的題目,用于開發學生的潛能,使認知結構進一步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課堂練習具有全面性、針對性
為了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和化學技能的掌握情況,課堂練習要少而精,盡量選擇能多覆蓋重點難點的內容,要針對性地對一些難點和重點進行突破。對于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教師就應該在課堂練習中以一些典型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現象與本質之間的關系,指導學生歸納、掌握內在規律,那么難題就會變成易題。通過練習就可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二、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幾點做法
1.挖掘教材蘊含的探究因素,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
現有的新教材更注重學生的探究能力,特別是新增加的內容均以探索性為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挖掘教材蘊含的內在因素,培養學生的探究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本的例題和習題的功能,根據題目的特點可以進行一題多解教學,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根據知識特點進行多題一解教學,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可把一些陳舊的題目改編成開放性試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開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熱情”
學生最容易記住自己探究發現的內容,只有通過探究活動,學生才會懂得如何最佳地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參與探究過程的練習越多,越能將這探究過程遷移到解決其他問題的情景中。因此,如何開展探究活動,成為所有教學工作者研究的新課題。在教學過程中可增加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機會,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從化學角度對某些日常生活、生產和其他學科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進行深入的探討。
3.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態度,培養學生的“探究情感”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指人們進行科學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科學認識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運用恰當的方法可使學生少走彎路,提高探究活動的效率,提高學生進行探究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優化課堂練習,致力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值得人們深入研究的課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積極地參加探索。著名化學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曾提出:“只重視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教學是片面的化學教育。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化學教學既要傳授化學知識與技術,更應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要努力改進化學課堂練習的教學,通過練習的探索活動,加大對學生“學”的研究力度,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生深入探求知識的欲望和能力,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變“學會”為“會學”,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課程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道玉.創造教育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江全元.從兩個調查結果看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科教育,2001(3).
[3]劉愛倫.思維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劉知新.中學化學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4.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