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生存發展取決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而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學校諸項工作中課堂教學效率尤為重要。
如何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效率,這應該是老師最值得探討的問題。為什么在這里要強調“從真正意義上”?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及學校管理經歷了解到,現在從理論上研究課堂效率的老師多,而真正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老師少。主要原因在于學校的管理體制、考核激勵機制不能從真正意義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什么是高效課堂及現狀分析
“效率”就是產出產品與所需時間的比值,比值越高,效率越高。在課堂教學中,即在短的時間里完成多的教學任務,效率就高;或者是完成同一教學任務,所用時間越少,課堂效率越高。而在現在的部分課堂中,卻不是這樣。一節課40分鐘,沒有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學生沒有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成績持續不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學校管理機制、考核激勵機制的不科學、不合理,加之“唯分數論”的誤導,致使教師對高效課堂認識不夠,課堂教學比花樣、表演秀等,甚至部分教師對教育認識錯誤。筆者認為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但包括知識能力方面的發展,還包括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發展。就學習而言主要解決“四方面”的問題:(1)學習目的,即為什么要學習?(2)學習目標,即學什么?(3)學習方法,即怎么學?(4)學習效果,即學得如何?而現在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只認識到教育就是傳授知識,學習主要強調學到了什么,從不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否合理,從不考慮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填鴨式”“注入式”“復制式”等傳統且低效的教學方法還占據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導致學生學得累,課堂效率低下。也有部分教師潛心研究高效課堂理論,卻一味地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采取不科學的教法。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應該具備以下特征:(1)學生是課堂的主人;(2)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3)每一個學生獲取大致一樣的知識;(4)學生思維活躍。
二、如何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效率
鑒于以上所述課堂教學現狀,我認為從以下幾方面來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1.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機制、激勵考核
機制
各項機制的科學、合理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堅決制止以學生分數衡量教師工作業績。要以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考核標準,建立規范的教師日常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考核內容包括教師備課、上課、批閱學生作業及其他日常工作。讓教師明確不僅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還要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培養。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讓每一位教師都認識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教育的最終歸宿。
2.改變教師觀念,從真正意義上實現高效課堂的創建
盡管我們在研討或努力探索高效課堂,但實際上大部分教師都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去研究課堂,不去研究教法,一節課40分鐘教師講到底,把時間都用光了,學生當了40分鐘的聽眾,沒有把課堂還給學生,從不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不考慮學生的課業負擔?;蛘哒澱n盲目地進行分組合作,學生沒有真正地全面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課堂看似熱鬧,效率卻很低。因此從真正意義上創建高效課堂還要改變教師觀念,引導教師明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課程改革的方向,提高課堂效率不能只停留在理論研究上,而是要與課堂教學實踐相結合。
3.加強校本教研培訓學習,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加強教師教育理論、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的培訓學習,讓教師掌握先進科學的課堂教學方法,讓每一位教師都熟悉高效課堂的特征及創建策略。高效課堂的顯著特征是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自學方法。課堂教學采用“導學”的方法,即課前安排學生認真預習新課內容,課堂中設計一些與本課知識相關的習題,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測,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課堂中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堅決避免整個一節課教師講、學生聽,一節課學生沒有練習,沒有自主活動的情況發生。教師在課堂上要想法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具體做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盡量不要大包大攬,提出問題時多給學生留出思考的足夠時間,讓學生回答,不要自問自答,并且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以及悉心傾聽、敢于表達的學習品質等。努力培養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授課多用多媒體以及教學用具、學具,使課堂回歸于生活。
總之,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從學校制度、教師觀念、教師教學技能等方面著手,把高效課堂理論與課堂教學實際緊密結合,變學生被動學習為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學、想學、會學,堅持學,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