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學中注重情感培養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兒童主要是通過直觀形象的觀察和想象來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扒橐晕镞w,辭以情發?!敝挥惺艿江h境、事物、氣氛的感染時,人才會產生相應的情感,當內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時,便要用文辭表達出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奇異的自然現象和參與社會生活。要有意識地渲染氣氛,為學生創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2.張揚個性,挖掘情感
在作文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以自己具有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并用各自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情感。在寫作教學中,重視開發學生的個性情感思維,引導他們認識自己在這方面的潛在的力量,敢于展現自己腦中儲藏的豐厚的情感,動起筆來就會如春蠶吐絲,源源不斷。
3.評中磋商,深化情感
成功的喜悅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多加鼓勵,讓每個學生見了作文評語后都有成功感。恰當的評語既能使學生明確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門徑,又能使學生從寫作中體會到樂趣,自然樂于動筆。
(穆棱實驗小學 楊秀峰)
學生在“一點一滴”中成長
1.每天一次領讀
在每天的早自習課上,每名學生都要帶領全班同學讀外語單詞或句子。讓學生專心做一件事,使學生在早上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并形成習慣,同時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2.每天一次演講
在我每天上課之前,都會有一名學生進行課前演講。演講的內容和順序不限,由學生自己決定,但必須脫稿。其他的同學認真聽,并說出聽后的感受。在這過程中提高了演講者的心理素質和表達能力,又引導學生學會了傾聽。
3.每天講一道題
每天,由一名學生在后面黑板上出一道題(圍繞書中的知識,形式不限)。每天放學后利用兩三分鐘的時間,由出題人進行講解。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使學生感受教師的辛苦。
4.每周一節讀書課
學生現在很少能靜下心來讀書,特別是讀課外書。我利用每周的一節自習課讓學生自備課外書,開展讀書課,在這節課中,師生不能說話,不能交流。教師與學生真正地坐下來讀自己喜歡的書。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5.每周一篇周記
每一周,我都讓學生寫一篇周記,它不同于日記,沒有具體的格式。學生可以寫一寫心里話,也可以寫對某件事的看法,或對課堂中教師的建議等。我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或疏導。這樣就搭建一個師生交流的平臺,使師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師生的交流使學生看問題更加全面。
6.每月評一次獎
在每月的月末,我會和所有的班委會共同評選出這個月中表現最好或進步較大的五名學生進行頒獎,教師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寫出頒獎詞。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找到學習的榜樣,讓他們感受到身邊的正能量,進而帶動每一名學生積極向上。
(撫遠縣寒蔥溝中心校 劉偉國)
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
一、夯實基礎。第一是語言基礎。第二是學科基礎,這里指的是數學學科。數學語言的表達一定要從一年級抓起。兒童的心理世界是色彩斑斕、想象豐富的,對事物的認知感悟能力也是十分敏感的,只要我們有意識引導,他們也會在對一個算式、一幅插圖、一道情景題的意思表達時有“數學味”,平時,我們要多問幾個“是什么”“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多給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鼓勵學生學會表達數學感悟,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的表達意識和能力。
二、做好示范。數學教師的語言規范主要表現在對概念、定理的斟詞酌句上,表現在對數學現象描述時的客觀、周密、簡潔、完整、準確上。在語言引導的過程中,教師要有耐心,語言要清晰流暢,在低年級時語速要舒緩,以教師的反復示范為主;到了中年級教師的語速可適當加快,逐步放開,以引導學生說為主。此時,學生的數學語言已經積累、發展到一定程度,老師的示范起到引導、規范的作用,是一個扶放結合的過程;進入高年級段,教師的語速處于正常的速度,語句完整簡潔,以引導學生完整表達為主。
三、加強實踐。第一,創設鮮活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教師要善于從“文本”中所提供的情境插圖、例題、習題中挖掘出“數學話題”,引導學生多角度、深層次進行表達,另外,數學教師還要學會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彌補數學學科知識的枯燥,使數學課真正鮮活起來。第二,給學生更多的表達機會。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有些目標是隱性的,在數學課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語言表達能力等這些目標就是隱性的,短時間內是無法測評的,但長此下去,學生就會思考、會表達,這些隱性的目標慢慢就變成顯性目標了,這就意味著學生的能力逐步形成了。
(深圳市坪山新區行政一路坪山實驗學校 夏麗娟)
淺談寫好操行評語的有效路徑
學生自評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我要求學生正確評估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長,記錄好自己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學會科學地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讓學生自評有以下作用:鍛煉了學生觀察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幫助學生改掉小毛病,使自己的畫像趨于完美。
小組互評 我校進行了“六人小組合作學習”的課改實驗,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學習模式中,小組成員配合默契,彰顯個性,各領風騷。成員在長期的合作中,互相之間了解透徹,評價中肯。同時,小組互評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風;有助于班主任根據小組互評,更全面地了解學生。
家長幫評 家長是學生的啟蒙老師,是學生的監護人。取得家長的配合,是寫好操行評語的關鍵一環。家長幫評,好處多多:有利于家長全程跟蹤管教孩子,不至于個別學生在家失控;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在校外的表現,使評語更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平時表現;有助于了解家長的素質以及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便于有的放矢地進行家訪;有助于形成立體的互動的家校教育網絡。
科任老師協評 學生的操行評語讓科任老師參與、協同評價,優點是較好地體現教育服務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科任老師既教書又育人,有助于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科任老師加入班級管理的行列,可以形成提高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助于形成和諧的共事關系,師生關系,全面達成教育教學目標。
班主任總評 班主任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幫評、科任老師協評、校長督評的基礎上,本著“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功”的原則,以“相信一個人就是幫助一個人”為出發點,堅持正面激勵的原則,用愛心妙筆寫出一份份全面、中肯的談心式的評語,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座“心橋”,用真誠的師愛鼓起同學們奮發向上的勇氣和信心。
(江蘇省鹽城市潘黃實驗學校 吳友軍)
談語文教學“問題設計”的三個注意點 一、問題要源自學生
課堂上老師圍繞文本設計的問題,最理想的狀態,應是來源于學生的所思所想。如教《少年王勃》一課,確定這一課的目標為“學習課文用正面、側面描寫表現王勃才氣的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研究學生實際特點,會發現三年級學生對正、側面描寫沒有接觸過,對王勃這個人也不夠了解,這樣,設計的問題為:課文哪些語句表現出王勃的才氣?寫都督、賓客怎么也表現了王勃的才氣了呢?
二、問題要主次搭配
這里需要強調兩點,一是問題的簡約性,主問題也罷,次問題也罷,須要做到當減則減,盡力做到以一馭多,以一當十,不能問題煩瑣,肢解課文。二是問題的指向性。以《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為例,課文的主問題為“哪些語句表現了彭德懷對大黑騾子的愛”和“彭德懷為什么要殺大黑騾子”,這兩個問題揭示課文的主旨: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更愛戰士。針對第二個主問題,筆者設計這幾個次問題:(1)課文寫了彭德懷的哪幾次命令,分別找出來。(2)這些命令語氣不同,但表達的內容相同,是什么?(3)彭德懷那樣愛大黑騾子,他為什么要下命令殺大黑騾子?(4)飼養員和戰士們愿意殺大黑騾子嗎?
三、問題要指向語言形式
文章寫什么是很多人可以通過讀書知道的,而文章究竟是怎么寫的,對大多數人來講,卻是一個秘密。因而,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學生語文學習的核心目標。如以教《少年王勃》為例,文中第一自然段“一位姓閻的都督正準備在滕王閣舉行宴會,聽說王勃很有才氣,便邀請他也來參加”句中“聽說”一詞,設計這樣幾個層次的問題:唐代信息傳遞不發達,為什么能“聽說”?閻都督會聽哪些人說,分別怎樣說?請學生演一演。由“聽說”一詞,能讓你感受到什么?你想對王勃說些什么?幫助學生讀出“聽說”背后潛在的意思,喚起學生對王勃才氣的共鳴。
(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小學 張曉華 ) 家長幫助孩子學會禮讓四法
一是多關注孩子的表現,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技巧。父母應該觀察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現,找出原因,還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同伴不愿意與他交往,引導孩子主動解決問題。讓孩子在和其他同學交往時,學會真誠、自省、求同存異、諒解和寬容。要告訴孩子,與人交往中,應當先尊重別人,多顧及別人的感受,是贏得別人對自己好感的前提。
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教會孩子禮讓和主動。在交友過程中,禮讓和主動非常重要。這里的禮讓是指待人要有禮。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或疏于管教,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唯我獨尊”或者干什么事都依賴父母的性格。這種性格的孩子往往不會主動與同齡人接觸,即使與同齡人相處,一旦稍微不順他(她)意時,很容易會做出攻擊性的行為,這樣就很難交到知心朋友。
三是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創設情境、提升社交能力。家長要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方法。尤其是讓孩子學會以他人能接受的方法獲得想要的東西。比如,當孩子想要加入其他人的游戲時,可以教導孩子友好地向別人發問:“我可以參加你們的游戲嗎?”“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不可以?”當孩子與別人爭搶玩具時,父母要耐心引導,陪孩子一同想出更好的辦法,學會說服別人與自己分享玩具。另外,教孩子用文明語言與他人交流。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 “你先玩,我后玩”等語言,使孩子在與人交往中待人熱情主動,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朋友。
四是家長要及時肯定、贊美,鞏固社交能力。面對孩子正確、積極的人際交往行為時,家長要充滿激情地給予贊美。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親一親、摸一摸、抱一抱等。
(安徽省臨泉縣城中南路學校168信箱 牛 銳 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