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聽李鎮西先生的講座,總能聽到他的很多與學生、教師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生動,那么鮮活。今天,他的“未來班”與班歌的故事,又多了一份“煽情”,把我旁邊的幾位女教師感動得淚嘩嘩流。
通過“方志敏班”“海迪班”“希望班”“奮飛班”“雄鷹班”等幾十個班名的反復比較后,“未來班”脫穎而出!這是同學們經過反復比較討論后選定的。班訓:“正直、團結、勤奮、創造。”班徽:由紅日、大海和中間的“V”形構成的圖案。班旗:印有紅日海燕圖案的紅旗。班歌:《唱著歌兒向未來》的歌詞由全班同學集體創作后,寄往北京中央歌舞團,請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譜曲。谷建芬收到歌詞后再請她的老搭檔——著名詞作家王健修改,最后為“未來班”譜寫了班歌《唱著歌兒向未來》。這首歌一屆一屆學生傳唱至今,甚至傳至小學,成為校歌。其間,發生的許多故事連我這個“硬心腸”聽了,也感動得幾欲淚下。
仔細想想全國著名的老師們,他們哪一個不是有許多與學生的動人故事。曾經聽一個網友講過,一次偶然的機會同一位教育界的前輩坐在一起吃飯,話題跳進跳出都是關于教育的事,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班主任上。這位前輩突然無限感慨地說,一個班學生的命運很大程度上就在班主任手里。前輩說,當年在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高三了還尿床。當然這事在當時是沒人知道的,因為這位仁兄起床后從不疊被子。(七八十年代嘛,學校里對學生是不是疊被子恐怕要求還不是太嚴格吧。)大家也只善意地笑一笑說他一聲懶,沒有人發現被子底下遮蓋的“機關”。這個秘密最終還是被班主任王老師發現了,他也沒有聲張。不過從那時起,王老師就在這位學生去上課、宿舍里又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偷偷地把他的褥子取出來找個地方曬干或是用火烤干,然后再偷偷地把褥子鋪回去,用被子小心地蓋了。這件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他們宿舍里8個人恐怕除了“尿床”的仁兄先是驚訝、后是感激、心知肚明之外,其余人全都不知道有過這樣的事情發生!而王老師更是從來沒有提過一個字!至于這位仁兄尿了多長時間的床、王老師給他曬了多少次的褥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當這件事被尿床的的同窗自己在給王老師拜壽時“抖露”出來的時候,他已是中國駐某國的大使!大使說完這個秘密后,給老師恭恭敬敬地一躬到地,等他再抬起頭來的時候已是滿臉淚水!
前輩說,王老師學歷不高,學的是幼兒師范,本應該教幼兒園的,卻一直教高中,而且成績出奇的好!前輩說,秘密在于只要他教哪一個班,哪一個班的學生就不好意思不好好學!因此啊,前輩總結說,一個老師,師德的高尚可以彌補學識上的不足,但反過來,學識上的淵博卻可能永遠不能彌補品質上的低劣!最后,前輩意味深長地說:“我們班50多個同學,每人都有一個關于王老師的故事!”
好一句“每人都有一個關于王老師的故事”。教師職業的神圣,教師生命的美麗不都在這一句樸素的話里折射出來了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會將我們看似枯燥、煩瑣的工作變得活潑有趣起來。我們會慢慢老去,越到暮年,功名利祿就越發顯得不再那么重要。退休后再回首自己當教師的那30多年的青春歲月,很多年輕時計較的東西或許已經激不起你心中多少的漣漪,但那顆逐漸淡定的心依然會被曾經經歷的那一個個故事所深深感動。到那時,這一個個與學生相關聯的故事就成了我們這些清貧者的一筆巨大財富了。所以,既然當了老師,就應該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
我們可以一輩子只做一個最最普通的老師,遠離特級,遠離名師,遠離學科帶頭人,我們卻不能不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愛因斯坦說過:“什么是素質?素質就是一個人把學校里所學的東西全部忘盡之后剩下來的東西。”我想,那什么是好老師呢?是不是也可以套用一下這句話:什么是好老師?好老師就是若干年后,你的學生可能早已經把你所上的課,把你所講過的知識全部忘記,心中卻永遠有一個關于你的故事的人!當然,做一個有故事的老師,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更是為了讓我們銘刻我們自己所走過的生命痕跡。
這個故事也許只是你給予學生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聲關切的詢問,一次會心的微笑,一句中肯的批評;也許只是下雨時你遞上的一把雨傘,也許只是他作業錯誤時你一遍又一遍的講解,也許只是他覺得熱時你悄悄幫他打開的電扇,也許只是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你在他肩頭那輕輕的一拍;或許只是你身體不適時孩子們特意壓低的說話聲,或許只是你批作業時學生悄悄給你搬來的凳子,或許只是你向孩子們借筆時那迅速揚起的十多只小手,或許只是節日時孩子送來的并不實用但飽含情意的小禮物……只要你愿意,每分每秒我們都可以制造精彩的故事;只要你愿意,每時每刻我們都能夠成為故事的第一號主角。
(作者單位:四川省大竹縣
青年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