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評估技術與管理規范》評估方法,對貴州省退耕林分定位監測數據及工程森林資源進行分析,并對貴州省退耕還林工程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資、凈化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進行了物質量及價值量評估。結果表明:貴州省退耕還林工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31.1億元/a,各項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量從大到小順序依次為: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固碳釋氧、凈化大氣環境、保育土壤、積累營養物質。
關鍵詞退耕還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中圖分類號S7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4-08218-03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 in Guizhou Province
SONG Lin, DING Fangjun et al(Guizhou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Guiyang, Guizhou 550005)
AbstractBy us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monitoring ecological benefits of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 evaluation”, monitoring data of forests positioning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forest resources were analyzed, materials quantity and value quantity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ing, accumulation of vegetative material, purification of atmospher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biodiversity in cropland to forest project in Guizhou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value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Guizhou areas was 6.31×1010 yuan. The values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water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carbon fixation and oxygen release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purification, soil conservation, nutrient accumulation.
Key wordsCropland to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ssessment of value
4結論與討論
(1)根據《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評估技術與管理規范》的計算公式得到貴州省退耕還林工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31.1億元/a。各項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量排序依次為: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固碳釋氧、凈化大氣環境、保育土壤、積累營養物質;各森林植被類型森林的生態服務功能價值量大小排序為:針葉混交林、灌木林、闊葉林、針葉林、竹林;工程各植被類型森林所提供的生態服務功能單位面積價值量大小排序為:針葉混交林、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灌木林。
(2)該文所采用的評估指標和計算方法采用《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評估技術與管理規范》,并選用《規范》推薦的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社會公共數據,因此該研究的評估結果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規范性,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貴州退耕還林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狀況。
(3)之前的一些研究在各種植被類型生態服務功能物質量和價值量的比較中把不同量綱的植被類型羅列在一起進行比較,如本是在群系層面上的類型又偶然出現植被型或植被型組的類型,或在植被型層面上的類型又突現群系類型,這種是否有把載體信息量放大或縮小的可能,值得商榷。
(4)該文在研究中有些內容是缺失的,如森林生態功能和森林結構密切相關,不同結構的同一植被類型有著不同的生態功能;林分結構影響著林分質量,從而影響著單位面積林分生態服務功能量及森林生態服務功能的總量[1]。該研究未考慮結構、林齡以及森林的健康狀況等因素對生態服務功能的影響,今后應加強對不同結構、林齡森林生態服務功能之間的差異研究。再如,霧霾天氣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但由于受到資料及研究方法的局限,該文并未就工程森林吸附PM2.5及PM10指標進行評價。因此評估方法和評估指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將是下一步退耕還林工程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的一個重點。
安徽農業科學2014年參考文獻
[1] 徐成立,王雄賓,余新曉,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0,38(7):79-82.
[2] 余新曉,魯紹偉,靳芳,等.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J].生態學報,2005,25(8):2096-2102.
[3] 靳芳,余新曉,魯紹偉,等.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價[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4] 段曉峰,許學工.區域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價——以山東省為例[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2(6):751-756.
[5] 張永利,楊峰偉,魯紹偉.青海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7,35(11):74-76.
[6] 余新曉,秦永勝,陳麗華,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及其價值初步研究[J].生態學報,2002,22(5):783-789.
[7] 高瓊,李月輝,肖篤寧,等.沈陽市域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8,36(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