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磐安縣休閑農業旅游的交通區位、自然生態、農業資源優勢,總結了農業生產布局特點,提出磐安縣休閑農業“一心二核三軸四片”的空間結構規劃布局,形成休閑農業產品體系,以期推動磐安休閑農業旅游快速發展。
關鍵詞休閑農業;旅游;體系;總體規劃;磐安縣
中圖分類號S18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4-08248-02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Based on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Pan’ an County
XU Qin et al(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
AbstractThe traffic location, nature ecolog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dvantag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in Pan’an County were analyzed, the agriculture production layout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arized. The spatial structure layout of “one center, two nuclear three axis four region” was put forward to form a leisure agriculture product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rapi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in Pan’an County.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 Tourism; System; Overall planning; Pan’an County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消費水平也發生改變。另一方面,城市化也給城市帶來諸如環境質量下降、生活空間縮小等問題。城市居民疲憊于看不完的水泥森林,開始渴望悠閑的、舒適的田園生活,把目光轉向了郊區和農村,去體驗體驗幽靜的田園生活,感受鄉村田野寧靜、清新的空氣和淳樸的民風[1]。
休閑農業是以深入開發具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與農產品為前提,把農業生產、科技成果轉化、藝術文化導入和游客參與融為一體的農業旅游活動,是一種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的多功能性產業。休閑農業最早出現于歐洲,早在19世紀30年代就出現在意大利、奧地利等地。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觀光休閑農業已形成相當規模,并在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國休閑農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功能逐步拓展,模式豐富多樣,內涵不斷豐富,在發展中不斷進步。
1磐安縣發展休閑農業旅游的優勢
1.1交通區位磐安縣位于浙江省中部偏東,地處婺州、越州、臺州、處州四州交界,與新昌縣、天臺縣、仙居縣、縉云縣、永康市、東陽市六縣(市)接壤,長江三角洲南翼。距離上海、蘇州、無錫在300 km內,距杭州、寧波、溫州不足150 km,距金華不足100 km。交通便利,諸永(諸暨—永嘉)高速公路(S26)縱貫縣境。境內有3條省道:S218東仙線(東陽—仙居)、S219磐縉線(磐安—縉云)、S323大科線(大盤—科山)。
1.2自然生態和農業資源磐安縣山清水秀,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1%,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水源保護區和生態屏障區,是國家級生態縣和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圖1空間結構規劃“一心”:中部安文—云山旅游服務中心;“二核”:北部萬蒼休閑農業開發核,南部冷水休閑農業開發核;“三軸”:北部東方峽灣—玉山臺地發展軸線,南部藥材市場—香菇市場發展軸線,東部大盤山—高姥山發展軸線;“四區”:云山度假中心區片,玉山臺地區片,好溪流域區片,始豐溪流域區片。
4規劃重點內容
4.1休閑農業資源調查與評價休閑農業資源調查,在于清查磐安具有發展休閑農業的資源點。資源調查遵循的原則是:休閑農業資源無定式,只要對游客能產生吸引并可為旅游業利用,皆可能成為休閑農業資源。以調查現有休閑農業資源為主,挖掘農業延伸產業的旅游資源價值。
休閑農業資源調查的重點包括:果蔬基地;特色種植園;花卉苗木基地;水產養殖基地;家畜養殖基地;各類特種種養殖基地;專業農產品交易市場;其他規模較大的各類農業生產基地、農業生產示范點。通過對磐安各鄉鎮全面系統地休閑農業資源調查,確定全縣發展休閑農業條件比較優越的資源點有60個(表1)。
立足于農業生產條件與農業資源、農業產業發展狀況、旅游業條件與基礎、農民與政府休閑農業發展意愿等方面,對表1休閑農業資源進行等級劃分,結果見表2。
4.2休閑農業產品體系規劃依據磐安縣休閑農業的特點以及全縣旅游發展的總體方向,在對休閑農業產品體系進行
表1磐安休閑農業資源點
鄉鎮基地名稱鄉鎮基地名稱鄉鎮基地名稱胡宅魚井峽水果基地尖山管頭綜合休閑農業基地雙溪金雞巖生態農莊前山畈小京生花生基地十八渦入口水果基地史姆有機蔬菜基地橫路綜合休閑農業基地里光洋工廠化食用菌基地梓譽有機蔬菜基地玉山張村獼猴桃基地萬蒼玉虹溪現代農業基地尚湖同福生態農業基地凱達藍莓基地大青谷休閑農業基地白竹寺茶葉養生基地下覺庵有機蔬菜基地斐湖香榧基地婺江源休閑農業基地馬塘生態龍井茶基地谷將山茶道養生基地板榧水果基地窈川賜敕水果基地方前下村生態農業基地大盤俺老孫有機水果基地塘坑綜合農業基地農林溪生態養殖基地光明生態果蔬基地蒼山尖生態黃花梨基地巖門高山蔬菜基地林豐大盤山藥種園九和東吳冬棗基地深澤道士岙生態蔬菜基地新渥雙溪中藥材基地毛竹溪綜合農業基地源頭有機蔬菜基地中國磐安中藥材市場安文東川香榧基地雙峰溪上生態農業基地西湖生態蔬菜基地西章綜合休閑農莊皂坑食用菌基地靈山休閑農業基地城南隧道口水果基地東坑有機蔬菜基地冷水冷水食用菌綜合市場羊山頭水果基地高二東山頭水果基地好溪流域農業基地花溪果蔬基地山前水果基地朱山食用菌基地云山綜合休閑農業基地高姥山休閑農業基地莊頭綠色蔬菜基地盤峰櫸溪果蔬基地仁川石下休閑農業基地胡山生態蔬菜基地維新維新楊梅長廊方山中藥材基地仁川洋莊中藥材基地
表2休閑農業資源點評價等級
評價等級休閑農業資源點數量一級玉虹溪現代農業基地、中藥材市場2二級馬塘、谷將山、同福、林豐、西章、羊山頭、維新楊梅長廊、好溪流域農業基地8三級橫路、管頭、下覺庵、大青谷、斐湖、賜敕、金雞巖、下村、俺老孫、東川、城南隧道口、花溪、云山、溪上、櫸溪、高姥山、洋莊、香菇市場、道士岙19四級魚井峽、前山畈、十八渦、里光洋、張村、凱達藍莓、東吳、毛竹溪、白竹寺、婺江源、板榧、塘坑、蒼山尖、史姆、梓譽、農林溪、巖門、光明、皂坑、東坑、東山頭、山前、石下、方山、朱山、莊頭、胡山、雙溪、西湖、靈山、源頭31規劃時,貫徹“以休閑農業、養生農業為主,教育農業、觀光農業為輔”的原則,主要確定農業旅游產品類型有綜合型、休閑型、養生型、觀光型、教育型5類(表3)。結合鄉村旅游業態,休閑農業發展綜合型4個、休閑型30個、養生型9個、觀光型12個、教育型5個(表4)。
5結語
磐安縣以其優越的自然生態條件以及豐富的農業資源發展休閑農業旅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當然休閑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引導管理和支持,形成“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發展新格局,實現規劃的目標,帶動磐安經濟的發展。
表3休閑農業產品體系
產品類型業態基本內容休閑型
采摘籬園
以特色蔬菜、果品或其他特色農作物為特色旅游吸引物,提供觀賞、采摘、休閑、學習和科普等綜合活動的種植園區或科研生產基地觀光型花木世界以花卉苗木種植為環境基底,為游客提供花木觀賞、購買、學習等綜合服務的獨立旅游經營主體綜合型
休閑農園
以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為依托,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利用田園景觀為游客提供鄉村生產生活休閑體驗以及住宿、餐飲等綜合服務設施的經營主體教育型
教育農園
依托鄉村自然資源和生產活動、民風民俗等人文資源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家庭經營為主要方式,為游客提供鄉村住宿、餐飲等功能的獨立旅游經營主體養生型頤養家園以鄉村農業為本底,為中老年游客提供異地養老服務的獨立旅游經營主體
表4休閑農業資源利用方向
產業方向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休閑型維新楊梅長廊管頭、下覺庵、大青谷、金雞巖、城南隧道口、花溪、溪上、香菇市場、道士岙魚井峽、前山畈、十八渦、里光洋、張村、凱達藍莓、東吳、毛竹溪、婺江源、板榧、塘坑、蒼山尖、農林溪、東山頭、山前、石下、方山、朱山、莊頭、源頭養生型馬塘、谷將山、同福俺老孫、云山、洋莊白竹寺、皂坑、靈山教育型林豐、羊山頭斐湖、賜敕、櫸溪觀光型好溪流域農業基地下村、東川、高姥山史姆、梓譽、巖門、光明、東坑、胡山、雙溪、西湖綜合型玉虹溪現代農業基地、中藥材市場西章橫路
參考文獻
[1] 游碧竹,戴美琪.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C]//2011年中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長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