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回顧物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無論是經典物理學的建立和發展,還是現代物理學的進展都與實驗息息相關,闡述加強實驗教學對提高中職生對物理知識重要性的認知。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實驗""" 作用分析
興趣是吸引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有趣的物理實驗是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創設一個有聲、有色、有直觀感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分析思維能力,把實驗獲得的感性認識歸納、綜合為理性知識,完成認識過程中的飛躍,達到主觀和客觀的和諧統一。
如“電磁感應”問題的教學比較抽象,如果照本宣科,沒有一個實驗支持,則學生很難理解。若用一個檢流計和螺線管連成一個閉合回路,先讓學生討論:“當條形磁鐵插入或拔出螺線管的瞬間,檢流計指針是否偏轉?”然后老師做演示實驗,學生可以觀察到當條形磁鐵插入或拔出螺線管的瞬間,檢流計指針突然偏轉一下,這時可能有學生問:“當條形磁鐵靜止在螺線管中時檢流計指針發生偏轉嗎?”當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后,老師可以立即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問題的答案。老師再問學生在條形磁鐵插入和拔出的過程,檢流計指針偏轉有什么不同,觀察仔細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在條形磁鐵插入和拔出的過程,檢流計指針偏轉方向正好相反,而觀察不仔細的同學則可能沒有發現這一點,這時老師可以重復一遍實驗,讓沒有觀察到這一現象的學生注意觀察。這時,聰明的學生還可能會問:“檢流計指針偏轉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呢?”老師可以接著做演示實驗,讓學生看到:當條形磁鐵迅速插入或拔出螺線管,檢流計指針偏轉較大;而當條形磁鐵緩慢插入或拔出螺線管,檢流計指針偏轉較小。這樣,通過演示實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對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感應電流的方向及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等問題都有直觀形象的認識。正是像這樣一個個演示實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單調、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再以“力的合成”教學為例。
提問:如何求互成角度兩個分力的合力?
猜想:用等效的思想設計實驗,即用一個力拉動橡皮筋到某一位置,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再用兩個力拉動橡皮筋到同一位置,作出這兩個力F■、F■的圖示。
提問:F、F■、F■三個力在圖示起點相同的情況下,它們的圖示有什么幾何關系?
檢驗:畫輔助線,連接三個箭頭末端。
提問:F、F■、F■分別是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什么邊?
猜想:分力F■、F■是鄰邊,合力F是對角線,自己猜想得出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通過學生邊做邊想,大膽猜測,由學生自己探索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學生經歷了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理論思維與物理實驗整合互補的過程,不僅加深了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觀察實驗動手動腦,主動獲取知識,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基本素質。
實驗除了對知識的掌握、智力的提高有明顯作用之外,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有顯著作用。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而且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觀點、觀念、優秀的道德品質,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做任何一項實驗,從設計實施到分析總結過程,得出結論,都與觀察操作、思考等活動密不可分,并要求聽覺、視覺等器官高度興奮,是手與腦的密切合作,想象與現實的奇妙交融,起著任何其他教學方式都無法替代的作用。
通過實驗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例如,讓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和安裝,促使學生從已知的設備中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培養其觀察力和思維力。通過以上活動,學生認識到社會中每個人都有成才的可能,要相信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同時,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擁有更多技能和參與更多實踐,在獲得個體發展的同時,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促進人類進步,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的產生和發展,從來就是和生產實踐與科技水平密切相關的。能否運用所學知識順利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評價物理教學的重要標志,因此,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把“學”與“用”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從緒論課起,就指出學習物理的目的在于應用,要特別注意教科書和教師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努力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現代生活中廣泛用到物理知識;航天技術、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國防科研等方面需要物理知識;物理知識是學好其他自然學科的基礎。比如,講完光的折射與全反射后,緊接著分析光纖寬帶上網是滲透激光和光纖傳輸等物理知識,其目的是加強物理知識與現代科技的聯系,使學生了解所學物理知識可以用來解釋一些高科技問題,由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總之,要提高中職學校物理教學質量,教師必須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通過物理實驗將學生的潛能充分開發出來,引導和促進學生發揮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樂于學習物理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