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這門獨特的藝術形式之所以偉大,主要在于它不僅僅通過聽覺感受音樂作品的內在力量,還借助視覺、嗅覺等進行作品內蘊的感受,這就是通感的力量。本文提出強化移情體驗,實現音樂與生命的情感鏈接;強化有意聯想,實現音樂與生命的意象鏈接;強化視覺體驗,實現音樂與生命的色彩鏈接;強化心靈感知,實現音樂與生命的嗅覺鏈接,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 情感體驗""" 有意聯想""" 視覺體驗""" 心靈感知
通感是生命個體在視聽味嗅等諸多方面的相互交融溝通,屬于心理意識層面,是生命個體借助于自身的藝術幻想而產生的感官刺激、形成的彼此交通的心理質態。這種心里感覺對于音樂這種藝術的創作與欣賞,會產生極好的橋梁作用,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一、強化移情體驗,實現音樂與生命的情感鏈接
情感是生命個體對客觀事物是否適應自身審美標準而流露出來的心靈體驗。音樂教學主要依托學生自身的聽覺思維,通過自身的審美過程,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旋律,表現出不同的聲音,聆聽者就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在通感的心理作用下會有不同的體驗,學生受到的喜怒哀樂也就不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托歌曲的意境產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為學生構建統一的知覺體系,形成整體體驗的感悟,促進情感認知的升華,以音樂中的美感體驗促發學生的積極情愫,最終產生情感認知的共振。
例如在教學《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曲時,我在學生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對歌詞的誦讀,引發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原始的情感認知,然后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視聽的雙重作用下產生情感共鳴,真正走進歌曲展現的意境,從而切實感知旋律的優美、節奏的明快、音調的明亮,情不自禁地進入歌曲的意境,產生情感的藝術享受。
二、強化有意聯想,實現音樂與生命的意象鏈接
生命個體對事物的認知會產生相應的印象留存,這就是初始的意象認知。音樂通過個體生命的聽覺刺激,產生新的認知,可以聽見卻不能看見,這種留存與人體的心理意識相連,一旦聽到音樂的聲音元素,就會產生生命個體的綜合連鎖反應。因此,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使學生在歌曲美妙的聲音中產生意象的聯想,從而將聽覺留存轉化為視覺效應,看到栩栩如生的畫面感。
例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時,我運用學生對意象的表達,積極引導學生在歌曲旋律的感召下進行情感認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孩子們劃著雙槳在湖面上蕩漾的場景,并在看到畫面的基礎上體驗意境,感知情感。
波動的音樂線條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對外在形象的記憶,喚醒學生的真切體驗,強化對音樂作品的深度體驗,在心理活動的層面上獲取作品中鮮活畫面的意象鏈接。
三、強化視覺體驗,實現音樂與生命的色彩鏈接
色彩對于人體的視覺層面,是一種意蘊無窮的世界,能給予人不同的情感體驗,比如紅色的亢奮、綠色的嫻靜,從而形成愉悅、激越、壓抑、哀愁等不同的心理感受。音樂作品中人體的色彩鏈接,是借助視聽兩種不同的維度形成的移情認知。音樂作品中的節奏不同、音色迥異,就會讓聆聽者產生不同的色彩感,并與生命個體內在心理的交互中形成不同的藝術享受。
例如在教學《秋天紅艷艷》時,我要求學生在學習時完全靜下心來,排除外在的任何干擾,聆聽優美的旋律,自由想象,在節奏的變化中體驗色彩的變化,并通過對歌詞意境的體驗,產生色彩的鮮明印象,從而幫助學生構建音樂作品的色彩體系。
當然,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色彩鏈接,不僅僅體現在聲樂層面,還體現在器樂層面。不同的樂器因為其材質不同,表現出來的音質、音域便不同,當然也就有不同的情感體驗,獲取各種不同色彩的認知。例如嗩吶名曲《百鳥朝鳳》,在嗩吶特有的高亢嘹亮的音質中展現了各種鳥兒在森林中的狀態,它們的叫聲融入其中,而各具色彩的畫面也形成五彩繽紛夢境之感。
當然,隨著各種不同技術手段的深入與廣泛使用,教師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作品中呈現出來的畫面感,強化學生對色彩的藝術體驗。
四、強化心靈感知,實現音樂與生命的嗅覺鏈接
音樂作品是世界最偉大的藝術性形式之一,其最主要的價值在于不僅僅通過視覺神經作用于賞析者的心靈,還可以記住聽覺,甚至以嗅覺形成認知體驗。具有一定音樂素養的人,常常在歌唱、彈奏的過程中產生嗅覺和味覺的體驗。例如產生甜苦的體驗抑或是軟綿綿、硬邦邦的感受,這些其實都是音樂作品對人體嗅覺層面產生的影響。
因此,要全面深入地感知歌曲的真實意境,教師必須在歌曲意境的解讀過程中充分開掘其內在蘊藏的情韻價值,尤其是激活人物嗅覺層面因子,讓學生在學習或者欣賞過程中細加品味,從而產生積極有效的內蘊感受,強化對歌曲意境的體驗。
例如在教學歌曲《茉莉花》時,我將關注的重點聚焦在“滿園花香香也想不過它”,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用心體悟,做張開雙臂、用心呼吸的動作。當學生感受到內在的心靈體驗時,就會產生濃郁的真情體驗,從而面露愜意的表情。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通感的藝術策略,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作品中的內在元素,而且在多維刺激下擴大對音樂內涵品味的各種渠道,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有效地強化學生的音樂體驗和情感認知,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內在意蘊的鑒賞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