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提倡對學生的關愛教育,中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愛滿天下”的教育理念,并且用一生踐行他的愛的理念,獲得巨大成功。作者就現實教育過程中,如何準確理解和把握并實踐愛的教育和策略,提出自己的觀點,即“三愛一精神”,用愛與學生交流;用愛溫暖學生的心田,從而獲得教育的成功。
關鍵詞: 班級管理""" 關愛教育""" 教育策略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深信如果全國教師對兒童教育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必能為我們民族創造偉大的新生命。”“教師就是社會改造的領導者。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這都體現了陶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精確理解,所以“愛滿天下”成了他終生奉行的格言,同時,“愛”成了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獻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體現了他的崇高人格。
“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也是教師人格的核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都曾對此做過深刻的描述,前蘇聯一教育家曾說:“什么是一位好教師?作為一名好教師意味著什么呢?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一個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有無比的樂趣,他能夠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和他們交朋友,能夠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他們的心靈,時刻不會忘記自己也曾經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由此可見愛的重要。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尤其班主任,面對的是一群從初中剛到職業學校的所謂“問題學生”,如何用“愛滿天下”的精神關愛他們,做到愛班級的每一位學生呢?我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認為,要想真正地愛學生,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體現。
一、用平等的愛,才可以“打動學生的心靈深處”
師生之間的關系在許多人的眼中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系,教師往往表現為喜歡成績好且聽話的學生。但在班級管理中往往會出現“管而不理”的學生,從而使班級工作無從抓起。所以平等的愛需要對學生一視同仁,如果班主任有所偏愛,就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不滿,對教師布置的任務產生抵觸情緒。另外,平等的愛要做到和學生平等交往,對學生真誠相待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信任和愛戴。目前中職學生思想活躍,獨立意識較強,學生在接受教師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不希望老師有居高臨下的姿態,希望老師重視他們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意見,真誠地和他們交往,成為他們思想上的朋友,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生活學習上的困難,實現平等,才能感化于心。
二、用真摯的愛,才可以化解頑童的愚頑心態
真摯的愛是朋友之間的感情流露,是愛人之間的真情表白。教師如果能表達這種愛,并與同學之間產生感情共鳴,那么在平時工作中就會做到得心應手。我們對于學生的愛不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和藹可親”,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愛。這種愛既是關懷備至的,又是不由自主地流露,當我們用這種方式把愛自然地奉獻給學生的時候,這時學生不僅會把我們當做老師,還會把我們當做朋友、兄弟姐妹、父母,離開了這種真摯的情感,則無法治療學生內心的創傷,無法打開學生困惑的心扉。只有被愛的人才懂得如何愛別人,真摯的愛給了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也讓學生在心中擁有這份真摯的愛和對社會溫暖的感知。
三、用真情的愛,才可以撫平受傷的心靈
教師要轉變扮演的“園丁”角色,做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我們不能把調皮的學生視做“另類生命”,隨意地“砍殺和修剪”,應該承認學生的缺點和缺陷,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引路,給學生以人生導向,而不是限制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更不能給一些“問題學生”以“小鞋”穿,從而斷送學生學習生涯。教師應該多一些對“問題生”的理解與關愛,將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當做一件最偉大和神圣的事情來做。這需要教師付出父母一樣真摯的愛。
我們要盡己所能地理解、包容和善待學生。那些常犯錯誤的學生往往其本身沒有品質問題,而是出于好奇心理。教師要作針對性的認真分析、正確引導,千萬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學生橫加指責。許多學生目前依然處于未成年時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判斷是非的能力還有待加強,一些學生出現一些錯誤和毛病,是客觀的、不容易避免的。對這些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尊重、一種寬容、一種鞭策和期待。對教師來講,要像父母充滿真情地愛著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著自己的學生,愛學生就是愛自己的職業,鼓勵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己。
四、用崇高而無價的奉獻精神,才可以真正地愛每一個學生
曾經讀過一本書叫《愛的教育》,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要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圍繞在學生的周圍,因其無影無形,所以常常被學生忽略,但不能讓學生感到缺少它。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具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甘于默默奉獻的孺子牛精神,這樣才能將關愛播散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總之,我們面對的教育需要教師無私的愛,愛早已成為教育力量的源泉,是促進教育成功的堅實基礎,愛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無法用語言具體地描述。學生都渴望成功、需要成功,這種成功需要助推劑,需要堅定的支撐和熱切的鼓勵那就是——愛。我們堅信擁有愛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教育,當我們的愛成為學生堅實的翅膀時,望著湛藍天空中展翅高飛的孩子們,我們會倍感欣慰,因為,我們成功了。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編著.差生心理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譯.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1.
[3]陶行知教育名篇.文藝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