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示錯教學法是高中數學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它有助于學生糾正錯誤,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從而達到鍛煉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本文以示錯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為研究依據,從簡述示錯教學法的概念入手,提出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示錯教學法的策略。
關鍵詞: 示錯教學法 " "高中數學教學 " "應用策略
高中數學教學是整個教育體系中重要的部分之一,如何確保高中數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成為重要問題。在數學教學方法中,示錯教學法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示錯教學法的科學使用不僅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而且有助于學生對錯誤因素進行反復分析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示錯教學法不僅滿足新課改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及學習,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誤區。為確保高中數學教學獲取最優的教學效果,必須合理應用示錯教學法進行教學。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廣借鑒、勤思考、深入鉆研,并多總結、多反思,除了常態性的教學方法處,也必定能練就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個性化追求及創造反映,適時合理使用好的教學方法,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具有催化作用。本文以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示錯教學法的應用情況為依據,簡述出示錯教學法的概念,較全面地闡述了如何在實際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示錯教學法的策略。
一、簡述示錯教學法的概念
示錯教學法又被稱作示錯情境。示錯顧名思義就是指展示錯誤,但不只是向學生展示錯誤,老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典型的例題展示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題目,但不要直接把錯誤之處告知學生,應該讓學生自己分析找到出現錯誤的地方。從上述分析可知,示錯教育法是讓老師基于某一容易出錯的重點知識點給出相應的例題,對例題的錯誤解法進行展示,讓學生自主分析找出例題產生錯誤的根源并給出合理證明,防止日后學習過程中出現相同的錯誤,從而使學生更準確地學習數學知識。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示錯教學法的策略
高中數學具有相應的難度,為了確保數學教學獲得最佳效果,教師可以把示錯教學法相關策略應用到實際教學中,采用正確合理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達到優化高中數學教學課堂效果的目的。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要允許學生犯錯并善待學生出現的錯誤,把學生的錯誤作為寶貴的教學資源展開分析和研究。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可以根據展示學生錯誤,對學生出現錯誤的因素展開分析,探究出防止出現產生錯誤的方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
(一)展示概念中示錯
數學概念是進行數學教學的起點和基礎,也是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核心。如果老師單一地向學生講解概念這一類知識,學生就無法深入理解和把握知識的內涵,無法達到靈活掌握運用的效果,出現知識點混淆的情況,從而出錯。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點時,可以把那些極易讓學生出現混淆及誤解的概念和定義選出來,老師依照實際的教學情況合理進行示錯,讓學生從初次接觸數學知識時就形成對概念的正確認識,確保學生深入認識和理解講解的知識要點。例如:在講述斜率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給出“每條直線都具有斜率”這一觀點,讓學生依照自己的知識對這一觀點的正確性進行分析。從高中數學知識概念可知,并不存在傾斜角為90度的直線斜率,所以判定該觀點錯誤。在這個概念練習中,老師可以看出學生由于疏忽大意容易出現的錯誤,經過仔細分析思考,學生鍛煉了自主分析探析錯誤的能力,同時對此類知識有了深入的認識和理解,以后再遇到有關斜率的概念性內容就不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二)分析錯誤信息
高中數學教材包含各式各樣的數學公式、定理概念,內容豐富,因此多數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比較難,有些學生即使認真聽講、學習,成績卻一直不理想,這就表明學生在實際解題方面掌握不牢。從高中數學教材來看,內容比較全面且復雜,主要包括數學概念、定理等內容。這部分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假如老師只把概念進行分析和講講,學生就無法完全理解和掌握,也就達不到優異的教學效果,不能形成長久記憶性知識。基于上述情況,教師先對錯誤信息展開分析,之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大膽想象,從而找出錯誤的因素有效強化解題效果。例如:在教學函數相關問題時,老師可以向給出一個解二元一次方程的題目。在解題時,提問學生:“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是不是每條直線都為二元一次方程?”學生經過分析和探討,給出否定的答案并給出否定的依據。例如:函數y=a(a為常數),這個函數雖是直線,但并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上述做法,在解題過程中實施示錯練習,學生對容易出現的錯誤掌握更牢固,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實施拓展示錯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除了必須重視所應用的教學方法外,也必須重視知識點實際應用環節及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拓展。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老師要依照教學的具體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全面分析,重點是分析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已經具備的學習能力方面。經過全面分析思考之后展開示錯教學,把曾經教過的數學知識實施延伸教學,合理引導學生,最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分析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此一來,學生加深了對該知識點的應用和理解,從而形成長久性的記憶。在進行知識拓展教學時,老師應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為學生進行示錯,之后讓學生對給出的示錯例題進行分析、思考,從準確、快速地解決,老師要對知識進行合理拓展。上述辦法可以讓學生在頭腦中想成一套理想的數學解題模式,有助于快速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及素養。例如:在講授“等價轉換”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出下列一組題目:“因為x>0,y>0,xy>0,所以,如果x<0,y<0,那么x+y<0,xy<0.”學生經過分析思考,運用具體數字代入其中得出該題目結論錯誤,在進行分析和判斷時,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另外,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先解決與數學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實際解題中找到錯誤信息,再及時進行更正,從而把錯誤信息轉化為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資源。
綜上所述,老師合理運用示錯教學法實施教學,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創設出有效的示錯情境,讓學生深入了解出錯原因,從而探尋出預防出錯的措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這種示錯教學法過程,也可說是一種學習的好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示錯法巧借換位思考,合理利用能使課堂教學效率事半功倍,也有利促進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觀念更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從而挖掘學生學習潛力,有利于回歸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本質。所以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示錯教學法,會為教學過程增添亮點,巧妙掌握“教”的規律,學生樂學,我們的課堂就會更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譚建民.淺論“示錯”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分析[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9):107.
[2]趙武.示錯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2):265-265,266.
[3]陳萬濤.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示錯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6):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