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重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要努力實現數學與生活相結合,讓數學知識從生活中提取出來,再將其用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數學""" 教學策略""" 聯系生活
知識都是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的,數學這門學科也不例外。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把數學從生活中挖掘出來,展示給學生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又趣味十足的情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身邊的數學,再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就能讓學生意識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的氣息,數學和我們的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使學生重視數學,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數學、學好數學。將數學與生活相結合十分重要。因此,作為老師,我們要努力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
一、巧妙的語言讓數學課更有趣
老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主要途徑就是語言,同樣的課程,可能會因為傳達的語言不同,導致學生的理解程度不同。這就要求老師有巧妙的語言技巧,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所學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較抽象的數學知識。因此,作為小學老師,我們要讓我們的教學語言更親切,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利息”這個概念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同學們說:“同學們,老師家里攢了一些錢,暫時用不著他們,誰能幫我想個好辦法處理這些錢呀?”隨后學生思考并回答了很多種辦法。這時,再對學生說:“還是儲蓄比較安全吧,哪位同學能給我介紹介紹儲蓄要注意什么呢?”之后學生踴躍發言,在不知不覺之中學到了知識,也感受到了數學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
二、日常生活數學化
日常生活數學化這個概念是指,老師幫助學生,幫助其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通過日常生活數學化,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是從生活中來的,生活離不開數學,并養成無時無刻積極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好習慣。這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提出以下這樣的問題:你今年多大啦?你的爸爸媽媽今年多大啦?你和你的爸爸媽媽比起來差了多少歲呀?……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問題,要得出其結果就要我們算一算,都是需要運用到數學的。通過提問這些問題,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日常生活變得數學化。
三、課堂教學生活化
和日常生活數學化一樣,將課堂教學生活化也同樣至關重要。前者重點在于數學走進生活,后者則是生活走進課堂。在課堂教學時,老師要想一些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和學生感興趣的事例,讓學生樂在其中,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究、去運用。讓學生體會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老師可以運用春游這一學生感興趣的事例:“春游了,同學們坐公園的纜車,一個纜車坐4人,一共坐了20個纜車,但是最后一個纜車沒用坐滿,只有3個人?!比缓?,讓學生自己想問題,再自己解答。這樣就能讓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充滿生活氣息。
四、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教材上給學生展示的基本上只是標準化的模型,作為老師,我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標準化、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學生就會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密不可分,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不僅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還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達到讓學生熱愛數學的目的。例如,老師用多媒體放馬路上一排排樹和路燈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中間隔,理解間隔的含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平時有意識地留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校園的綠化方案,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五、數學作業設計生活化
作業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這一環節也需要將其生活化。老師在平時布置作業時,要靈活地引入一些富有生活氣息的實踐問題。例如,在小學一年級的“分一分”作業中,讓學生回家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用課堂上老師教的知識,把這些衣服歸歸類,看看能有幾種方法分類這些衣服,并說出是什么分類標準。又如,在“認識人民幣”教學之后,讓學生以后和爸媽一起去購物時,幫助售貨員算算該收多少錢,該找多少錢,然后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進行以小組為單位的交流活動。學完圖形的周長后,讓學生量一量自己的紅領巾的周長是多少。通過上述的活動,可以讓數學中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能幫助學生有效理解,也能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靈活應變的能力。
六、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經過提煉之后又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老師要教導學生活用學會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之后,布置一個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到家之后量一量,家里的各種各樣的桌子的面積是多少?或者是量一量家里浴室墻上瓷磚的面積是多少,假如一塊要20元,那么一共花了多少錢呢?這些簡單、易操作、易計算的實際問題,可以讓學生學會知識,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思考實際問題的習慣。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生活和數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它可以讓學生深深地愛上數學,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娟.創設有效情境" 讓孩子愛上數學[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3,1.
[2]陳紅偉.數學生活化,讓學生愛上數學[J].考試周刊,2012,73.
[3]林海寶.走進生活" 愛上數學[J].新課程(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