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語言的。”蒙特梭利認為:“語言是出生后從環境中得來的,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最敏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儲存詞匯最迅速的時期。”小班幼兒正逢這一時期,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發音機制開始定形,具備語言學習最佳的生理基礎,也是掌握語音、詞匯和語法最迅速的時期。所以,在幼兒期尤其是小班階段,加強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針對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設寬松的說話環境,讓孩子“想說”
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是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前提,是幼兒有話愿說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要努力創設家庭式的溫馨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與幼兒交談,激發他們說話的興趣,使他們樂意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他們積累運用語言的經驗。
(一)從孩子喜歡的開始說。
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鼓勵他們表達,使其感到與人交流的樂趣。在平時生活中,關注每位幼兒,發現他們的喜好,利用聊天的輕松形式進行,就會打開孩子的話匣子,和你說得很開心。在看似不經意的三言兩語中,不僅讓孩子感到老師的親切,自然地與人交流,而且培養孩子想說話、會說話的能力。
(二)讓孩子開心地說。
游戲是幼兒快樂而自主的一項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動,愉快地與同伴交往合作,作為思維工具和交際工具的語言,自始至終地伴隨游戲的進行。通過觀察,我發現每當自主性游戲開始后,我班的一個平時說話輕輕的小男孩昊宇,一次游戲時跟旁邊小朋友不僅討論得很起勁,而且聲音很響。他在游戲這個寬松的活動中變得愿意與人交談,孩子在游戲中不僅獲得游戲的樂趣,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高。
(三)讓孩子自主地說。
在幼兒園內總能碰到這樣一件奇怪的事,孩子都喜歡在廁所里待很久,總是在廁所里和其他小朋友聊天。原來,在遠離老師視線的地方,孩子們可以暢所欲言,那是孩子鮮活的語言交流。因此,要對他們進行語言教育,只有“讓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要盡可能地為孩子創設自主說話的情境,讓幼兒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不能打斷孩子的話,這是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最好的方法。
二、提供良好的語言情境,讓孩子“敢說”
幼兒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由于環境的變化和周圍人的生疏,容易“沉默寡言”,個別孩子還用“哭”宣言。這些情況都無益于孩子語言的發展,因此,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使之大膽表達尤為重要。
(一)利用提問,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
小班幼兒的年齡小,語言基礎差,往往不會用連貫的句子表達,只會用一個一個簡單的詞表述。老師指什么,他們就直接回答,冒出一個答案就結束,這樣單一、枯燥的問答會使幼兒失去學習的動力。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充分說明提問的重要意義。在提問的時候,我盡可能地讓幼兒成為主角,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這樣幼兒在回答的時候不僅需要動腦筋思考,還能引發不同的回答內容。
(二)運用多看、多聽、多說、多練的方法。
語言對幼兒來說不僅是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手段,更是需要學習的對象。三四歲的幼兒正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要采取多種方式,主動親近和關心他們,鼓勵他們多看、多聽、多想、多講,使他們逐漸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1.多看。
結合一日生活,經常帶領幼兒觀察周圍樹木、花草、人與動物有哪些變化?幼兒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親身體驗后,就會有話說,如:小草發芽了,花開了,有紅、黃、藍……這樣既可豐富他們的知識,又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多聽。
培養幼兒注意傾聽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模仿,只有聽得準確,才能正確地模仿說,所以聽是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環節。給幼兒一個聽的好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利用語言活動中的兒歌、故事等,給幼兒聽的機會;保護幼兒的聽覺器官,加強對語言的聲音結構分析,使幼兒會聽、聽得懂,也能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多說。
多說是幼兒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之一,說了才會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自主性游戲、體育游戲、飯后、散步等一日活動的各環節,要注意給每個幼兒“說”的機會,讓孩子練習“說”,學習“說”,在說中學說。
4.多練。
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主要是培養幼兒正確的發音、吐字清楚,豐富幼兒詞匯、并能正確運用。幼兒真正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達,這些都要在語言實踐中學習、掌握,這就要讓孩子多練習。凡是幼兒用詞不當的,都要馬上給予糾正,且不厭其煩地讓幼兒反復說。
三、挖掘家長資源,讓孩子“樂說”
很多時候和家長交流,會發現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說”的情況不一樣。很多孩子都在家里有很多交流,因為家庭輕松無壓力的語言環境使幼兒樂于“說”。于是,我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影響,指導家長配合幼兒園,使幼兒得到更多語言鍛煉、練習的機會。
(一)善于利用日常生活,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積累。家庭是幼兒生活的主要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有豐富的詞匯,這對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多有利的條件。家長帶幼兒外出時,主動與孩子交談,說說看到的人和事,向幼兒介紹所見到的事件。慢慢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提高。
(二)利用親子閱讀,養成幼兒愛說的習慣。
親子閱讀對孩子們來說是最溫馨最幸福的時刻,孩子依偎在父母身邊,聽著有趣的故事,看著優美的畫面,不知不覺地接受語言的熏陶。此時,家長可適當地提問或講解,引導孩子看一看,說一說圖片里有哪些人物?他們為什么會在一起?他們想做什么?在孩子觀察圖片的過程中,不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豐富孩子的想象力。
總之,我們對幼兒的語言教育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教師和家長都應該把握小班階段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相信每一個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努力做個有心人,一起發揮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語言的世界里畫出絢麗多彩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