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高校二外法語教學普遍存在課時不足、學生興趣不濃厚等問題。本文著重探討如何突破這些局限,提高二外法語的教學質量等問題。
關鍵詞: 二外法語教學""" 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
目前,國內許多高校的英語專業(yè)紛紛開設了二外法語課程。以筆者所在高校為例,英語專業(yè)學生從大三上學期起,以選修法語作為第二外語。二外法語課程每周4學時,為期兩學期。如何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有效提高零起點學生的法語水平,令其在未來職場競爭中更具優(yōu)勢,這值得深思和探討。
帶著這個想法,筆者今夏走訪了位于上海的幾家法資企業(yè),以期了解這些企業(yè)的相應用人標準。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法國企業(yè)到中國開設分支機構。據中國法國工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上海設立的法資企業(yè)和代表機構已達1000余家,其中不乏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如歐萊雅、家樂福、施耐德、迪卡儂等)。據筆者走訪的幾家法企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具備相關的行業(yè)知識以外,盡管企業(yè)內部的工作語言是英語,但員工在與法國總部交流、赴總部培訓時都需要使用法語,而且法企的管理人員有相當一部分是法國人。因此,企業(yè)普遍要求員工對法國文化有基本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應用法語,而能用法語溝通的員工將獲得更多的機會。
依據法資企業(yè)的人才標準,結合國內高校的二外法語教學現狀,筆者從課上和課后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有效提高二外法語的教學質量。
1.課上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法語交際能力
(1)以傳統的語法教學轉向以聽說訓練為主。無論是針對赴法學生的TEF、TCF考試,還是旨在測試外國考生法語能力的DELF、DALF考試,甚至國內的大學法語四級考試,時下的各類法語水平考試都對學生的法語聽說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從實踐角度看,無論是法資企業(yè)內部的溝通交流,抑或赴法學習和生活,皆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法語聽說能力。因此,教師有必要將法語教學的重心從傳統的重語法轉向重聽說。現在市面上的法語教材普遍配有視頻或音頻材料。以筆者所在高校使用的教材《新公共法語》為例,每篇課文都配套有相應的mp3(法國人朗讀)。教師在課堂上應適當減少一些語法知識的傳授,更多地通過播放mp3訓練學生的聽力和語感。
(2)加入法語特點場合用語和實用文體教學。值得一提的是,除課本知識以外,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學習一些特定場合的用語,如打一個預訂電話、應聘時的自我介紹等。這些特定場合用語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能會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此外,從筆者數年的教學經驗看,某些學生經過系統學習,已能熟練掌握法語語法,可一旦讓他們寫作一項具體的實用文體(如:文書、公函、簡歷、推薦信等),便會捉襟見肘,很為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不妨抽一些時間教些實用文體的寫作,為學生順利在職場中應用法語展開工作打下基礎。
2.課后積極開辟學習法語的第二課堂
目前,高校的二外法語教學普遍存在課時有限、學生興趣不濃厚等問題。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其法語水平和應用能力,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遠遠不夠。對此,筆者建議教師不妨積極開辟學習法語的第二課堂,將學生的學習空間拓展到課外,不失時機地鼓勵他們利用各種資源學習法語和法國文化,并發(fā)展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下面筆者列出幾種課外學習途徑以供大家參考:
(1)參加培訓機構的法語培訓。目前在中國,語言培訓機構的發(fā)展欣欣向榮。以筆者所在城市上海為例,開設系統法語課程的正規(guī)培訓機構就有幾家。參加培訓機構的學習是對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
①培訓機構所用的法語教材往往與高校的二外法語教材不同。目前,高校通常使用《簡明法語教程》或《新公共法語》作為二外教材,而培訓機構則更多采用《你好,法國》、《走遍法國》等原版教材。這些原版教材的課文以對話形式呈現,而且圖文并茂,甚至還配有相應的學習視頻和音頻。通過道地生動的語言,原汁原味地向學習者展示法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較傳統教材,此類原版教材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培訓機構的教學更注重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與傳統的大學二外課堂相比,培訓機構的優(yōu)點有:小班化、注重互動教學、教學設施先進等。
(2)利用互聯網上的法語資源。在信息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教師可借助網絡博客、QQ、微信等工具,構建一個分享信息、促進交流的平臺,使學生的法語學習從課內延伸向課外。而這些網絡工具的使用往往比較簡便:無須使用專業(yè)工具進行編輯,只需通過復制、粘貼或轉帖,便可分享文字、音頻和視頻等信息。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通過自行瀏覽法語學習網站(如:學習法語發(fā)音的網站:http://phonetique.free.fr;滬江法語:fr.hujiang.com;咪咪學法語:www.mimifr.com),收聽法國廣播(如:法國國際廣播電臺:www.rfi.fr法國電臺:www.radiofrance.fr),以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進行課外自主學習。
(3)參加課外學習團體和各類法國文化活動。在課堂學習之外,教師不妨鼓勵學生組建幾個法語愛好者社團,如法國電影俱樂部、法語角、法國文學探究小組等,使共同愛好法語、法國的學生能聚集在一起,分享信息、操練語言和交流心得。社會上不乏各類法國文化活動(通過http://www.faguowenhua.com/,學生可以及時查詢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法國文化活動)。以上海的“法國文化周”為例,每年10月,來自法國的藝術家、歌手、珠寶商、紅酒商等會聚集在雁蕩路,用一周時間,為人們帶去濃郁的法國風情。
總之,教師不妨從課上和課后兩個方面入手,通過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法語交際能力,以及在課后積極開辟法語學習的第二課堂,提高二外法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菊,楊艷超.淺析二外法語教學如何提高畢業(yè)生競爭力.青年文學家,2010(11).
[2]彭瑩瑩.淺談基于博客平臺的法語第二課堂.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2.
[3]金閃閃,孫敏.對法語教學的探索——面向工程師學生的法語教學.法國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