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之間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反思是教學雙邊活動有效進步的發展階梯。反思性教學要達到預定的目標,就必須與教材內容要義相結合,與問題案例教學相結合,與評價教學活動相結合。
關鍵詞: 高中數學 " "反思性教學 " "三個結合 " "學習能力
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雙邊、互動的統一整體,一方面包含了教師“教”的活動,另一方面包含了學生“學”的活動。教育構建學認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之間是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有機整體。教師的“教”是否符合預定的要求,學生的“學”是否達到預設的標準,需要教師和學生認真地“回頭看”,深刻地反思及整改。反思能力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實踐學指出,反思是教學雙邊活動有效進步的發展階梯。筆者認為,作為新課改下的有效教學活動形式之一——反思性教學,要達到預定的目標,就必須與教材內容要義相結合,與問題案例教學相結合,與評價教學活動相結合。基于上述認識,筆者現對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行論述。
一、堅持與教材內容要義相結合,提高學生反思的針對性
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較高形式,需要良好的數學知識素養和數學學習技能作為“支撐”。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反思活動,需要借助于所學數學知識、問題案例等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刻的思考、辨析活動。傳統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片面理解反思性教學理念內涵,脫離教材內容、學生實際,為反思而反思,所開展的反思活動沒有緊扣教材內容要義,致使反思活動失去了價值。教材內容作為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文件”,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依據”。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反思性教學活動時,必須抓住教材內容,按照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重點和學習難點,設置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刻細致的分析、思考,提高反思活動的針對性。如在“含絕對值的不等式”新知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保證學生反思的針對性,提高反思效率,根據本節課教材的重難點內容,采用“以教促學”的形式,向學生提出“積的絕對值等于絕對值的積;商的絕對值等于絕對值的商,那么和差的絕對值等于絕對值的和差嗎?”、“怎么證明和差的絕對值不一定等于絕對值的和差|a|-|b|≤|a+b|≤|a|+|b|公式?”、“怎么證明|a|-|b|≤|a+b|這一不等式呢?”、“當我們把|a|+|b|看做一個整體時,上式逆用|x| 二、堅持與問題案例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反思的深刻性 問題案例是數學教師有效教學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學生思考分析的有效載體。高中數學教師在組織開展反思性教學活動中,應利用問題案例豐富知識內涵,反思解題思路深刻探析的過程及解題方法指導的針對性,讓學生在探析問題的基礎上反思探析過程,獲取解題策略,提高反思的深刻性。如在“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求其他邊和角”知識點問題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在一個△ABC中,已知A=120°,b=3,c=5,求sinB×sinC及sinB+sinC的值。”為引導學生探析關于此方面知識點案例的解決方法策略,教師在學生探析基礎上,圍繞如何有效解決此類問題的案例引導學生開展思考、研析活動。學生結合所設置的典型案例開展解析活動,指出:已知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求其他的邊和角,可以根據正弦定理內容先求出一角,然后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內容和正弦定理內容得出其他角和邊內容,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其他邊和角。又如在“已知a,b,c分別為△ABC三個內角A,B,C的對邊,acosC+■asinC-b-c=0,若a=2,△ABC的面積為■,求b,c.”問題案例教學中,學生觀察問題條件,進行問題條件分析思考活動。學生認為:“解決該類型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對三角公式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等知識點的有效掌握和運用。”引導學生找尋問題條件之間的關系,確定解決該問題的推導過程:“要求b,c的值,可以先求出A的值,然后根據S=1/2bcsinA求出bc的值,根據余弦定理,a■=b■+c■-2bccosA=(b+c)■-2bc-2bccosA,從而求得b+c,最終得出b,c的值。”學生根據解析過程進行解答問題活動。教師組織學生反思上述探析問題的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領。 三、堅持與評價教學活動相結合,提高學生反思的批判性 評價教學是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過程及表現進行評判的過程,其中蘊含了反思辨析實踐活動。教學實踐證明,評價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能夠有效探析教學得失、掌握科學方法,提高反思的批判性。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將評價教學作為反思性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學重難點及學生認知疑難點,設置易錯案例或錯誤解題過程,組織學生開展思考、辨析、評判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反復思考、辨析過程中,深刻認識不足,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科學的解題習慣,提高反思的批判性。 以上是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反思能力實際,從三個方面對反思性教學活動如何開展進行的論述。在此期望教學同仁能夠深度探研,指導反思性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技能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