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中,弱勢群體為什么不積極參與?怎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怎樣喚醒他們的參與意識?這些問題值得思考,文章就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弱勢群體
在初中地理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學習”被越來越多的地理教師接受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在合作學習熱鬧的表象下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弱勢群體”,即從參與角度定義的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學困生”,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不僅有學習差的學生,而且有學習成績不差但參與度很低的學生。他們為什么不積極參與?怎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怎樣喚醒他們的參與意識?這些問題值得思考。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弱勢群體的分類
(一)“信心缺乏型”
一種是上課雖然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但由于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他人交往,導致不愿意主動參與合作;另一種是學生地理學習能力欠缺,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學習地理,但由于空間想象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讀圖能力等因素影響,造成地理學習困難,對合作學習產生焦慮,他們總是擔心自己在交流時犯錯誤而受到他人的批評嘲諷,所以回避合作學習。
(二)“興趣缺乏型”
這類學生認為任務不重要或者枯燥無味,缺乏學習原動力,在地理學科中投入的精力時間較少,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所學知識膚淺零散,因此不敢參與合作學習。
(三)“學習自我型”
認為組員沒有能力,不想與他們過多地進行知識交流,一般都是獨自完成地理老師布置的任務,這部分一般都是學習成績較好,但缺乏交際能力的學生。
(四)“學習懶惰型”
由于小組成員個體能力的差異,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能較快地做出反應,在小組中各自作答而忽視其他組員的意見,而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容易產生依附感,認為組內好學生的意見就是正確,自己就不想,長此以往形成一種學習惰性。
二、讓地理小組合作中“弱勢群體”不再“弱勢”
(一)合理分組,增強合作精神。
“管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組織中的成員,其85%的行為是直接同組織結構有關的,而不是個人的特點相關”。這就要求教師在小組合作中有科學合理的分組方法,尤其像地理這種具有綜合性、空間性、實踐性、文理知識點的交叉性學科,要求地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多形式的分組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地理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比如,在地理教學中經常使用地圖尋找地理要素,這時如果使用“同桌式”分組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不同頁面尋找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時,鄰座的同學分別翻到不同的頁面進行對照,這樣直觀明了。
(二)創造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積極性。
“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所以運用有效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技能可以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信息的獲取、整合、組織和儲存,讓學生較為明確地了解教學內容,喚起他們的參與熱情,引發他們的強烈共鳴,進而上升到理論高度,實現認識的飛躍,為學生營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氛圍。在七年級上冊學生對地圖概念認知時會覺得特別枯燥無味,此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有沒有見過地圖,在哪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發現身邊的地圖,那些不愛參與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其中,隨后問學生有沒有用過地圖,在什么時候用的?進一步喚起學生的參與熱情,再次拋出“那么什么是地圖”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將地圖是什么概括出來,并引導學生根據地圖與照片的不同找出地圖要素。
(三)培養合作習慣,提高合作能力。
“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為了改善弱勢群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愿意參與討論活動、不積極發言、性格內向、極度缺乏細心等問題,教師在給予他們更多關注時應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會傾聽他人是合作的前提,而弱勢群體在這方面尤其重要。這就要求弱勢群體在合作時專心聽小組成員的發言,在傾聽的同時思考別人的發言內容,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需要培養其他學生的傾聽能力,當弱勢學生展示討論成果時,其他學生應該認真傾聽,不能歧視弱勢學生。培養表達能力是轉變弱勢群體在小組合作中地位的關鍵,弱勢學生由于地理基礎差,怕跟其他組員交流,也不愿意交流,又因為展示機會少,因此弱勢學生展示時表達能力較弱,即使知道答案也不能清晰地展示,此時,教師應該給予適當提示。
(四)多元評價,重塑自信。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現階段的心理,充分利用獎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性評價,尤其那些在合作過程中處于弱勢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給予他們鼓勵。有時一句話或者適當的點撥都會讓學生的思維發生質的飛躍。同時為了強化弱勢群體的集體觀念,提高組內凝聚力,地理教師在對各小組進行評價時,要把弱勢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小組成績相掛鉤,以此促進小組其他成員對弱勢學生的關注,從而幫助弱勢學生開展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設立地理課堂相關獎項,如地理進步之星、地理創新之星等,設法激發弱勢學生內心深處強烈的探究欲望,讓他們在地理合作中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結語
關注解決好地理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弱勢群體”問題有利于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效果,對小組合作追求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