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實施,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僅局限于文化知識方面,對于人才的品德、審美及個性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品質應當富有創新實踐精神和勇敢獨立的個性。作為個體穩定精神面貌的一種體現,個性對于個體活動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在這種傾向性心理的指引下表現在外在行為中。高中數學教學對于學生思維素質和個性品質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既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是數學教學改革面臨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 高中數學教學 " "個性品質 " "培養路徑
高中階段數學課程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構建影響深遠,它從教育活動及思維訓練的雙重角度完善了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態度,這對于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意義重大。作為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與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在個體智力發展和理性思維形成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高中數學課程教學的基本現狀分析,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仍然較嚴重,教學過程僅僅與考試內容相掛鉤,關于學生個性品質培養的內容并沒有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個性品質是學生數學素養形成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對于教學質量而言也是重要保證。由此可見,當前高中數學教學應當立足于知識和能力的雙重灌輸,突出個性品質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學生個性品質的基本特征
1.強烈的主體意識
高中數學教學中針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突出表現在價值觀的形成與落實方面,將學生視為數學教育的主體,借助個性化教育的實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個性品質。這不僅是自我管理在教學過程中的一種體現,同時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也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針對性
個體之間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針對個體發展過程中這一差異性,需要不斷完善數學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體現教學實施的針對性,這對于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個性品質培養都有深遠影響。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的個性品質,教師也應當予以足夠的尊重,并以此為依據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教學組織,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這是個性教育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落實。
3.目的性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需要從自我管理、自我認識及自我完善等方面得以體現,這是學生接受新事物的重要基礎。同時,這一過程中思維方式的調整更有利于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和解題能力的發展,在適應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是數學課程教學目的的集中體現。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路徑
1.明確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
數學這一學科其核心內容在于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研究,通過對數據資料的處理,借助推理、計算和驗證等手段加深學生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系統的理解。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數學知識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方面有著重要的指導與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數學課程對于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也有突出價值。這一古老的語言形式被轉化為最先進的語言系統,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就需要從數學課程的教學目的入手,將學生個性品質培養的內容融入數學課程的教學目的中,更好地將其抽象特性具體化,引導學生在感受自然科學價值的同時更好地促進自身良好個性品質和數學素養的形成。
2.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1)課堂習慣。做好課前預習和學習工具的準備,包括練習本、筆記本及尺規等。上課時做到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勇于表現自己,完善與教師之間的教學互動,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
(2)作業習慣。數學作業的完成講究解題有據、論述清晰、層次分明,此外在書寫方面也應盡可能規范清楚,邏輯推理的過程應當足夠嚴密,切忌憑空臆斷,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在作業要求方面的指導,注重“由因導果”思維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鼓勵學生就同一個問題提出不同的解題思路,從不同渠道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交流意識和發散性思維的形成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作圖習慣。作為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相互統一,幾何圖形對于數學教學而言至關重要,數學猜想和理論證明大多是通過作圖的方式得以解決,這同樣也是培養學生個性品質的重要方面。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規范作圖的技巧和步驟,這對于學生而言既是表率,又是作圖習慣形成的有效指導。
3.數學美學價值的呈現
個性品質的形成除了與學習理念和學習習慣相關之外,課程本身的美學價值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課程的學習樂趣,進而不斷加深自身對數學課程的理解。數學課程的美學價值并非是外在表象的一種呈現,而是從美妙的曲線、立體化圖形、對稱的方程式等方面突出自身獨特的精煉美與簡潔美,這對于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有不可忽視的導向作用。除此之外,數學課程的美學價值還突出表現在課程的結構組織中,無論是消去未知數過程的簡單美還是公式推導過程中的和諧美,對于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前進的力量。最后,榜樣故事的呈現也能夠引導學生不畏險阻,在刻苦鉆研中感悟數學課程的魅力,進一步完善個性品質。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教學針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是當前素質教育實施的必然要求,這不僅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革新,在個性化教學模式形成方面也有著突出作用,這對于數學教學質量有著深遠影響。從學生個性發展角度分析,高中數學教學的課程結構應當與社會發展需求相一致,立足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拓展,將個性品質培養視為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
參考文獻:
[1]王龍華.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教育的培育[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2(4):184.
[2]周英霞.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個性教育的培育[J].時代教育,2014,9(6):102.
[3]聶媛.個性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英才教學,2014,23(1):93.
[4]陳冬琴.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