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必須有效,否則就是白白浪費時間與精力。如何用較少的時間與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是新課程背景下所有老師關心的問題。本文主要從無效教學的特征,有效教學的特征,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等方面作闡釋。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有效性""" 提高策略
當前,基礎教育都在探索減負增效的新路子,減負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效就是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好地發展。減負增效,目的在于增強效果,而前提是減負,欲使我們的教學能夠實現這個目標,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學生的實驗與練習,都要有的放矢,讓教學活動分分秒秒產生效果。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談談體會。
一、無效教學的特征
無效教學并不是說老師的工作不認真,沒有獻身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而是采用了不恰當的教學措施。比如,在備課的時候,他們也很認真,但總是考慮怎么樣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問題;在思考采用什么教學手段的時候,總是考慮如何控制好課堂,讓自己的教學手段能順利實施下去。總之一句話,無效教學的主要表現是為了教而教,不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教。其實,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理念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不愿意學習,老師教得再好,講得再周到,有什么用呢?假如學生自己愿意學習了,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組織了,學習自然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有效教學的特征
教學有沒有效果,首先要看教學目標,因此有效教學必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而這個目標以學生的發展為準繩,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是從老師如何灌輸知識的角度考慮的。其次要優化各種教學措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并在學習活動中分秒必爭。
三、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培養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教學導入的時候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能使學生在整節課上都饒有興趣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浮力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死?!钡漠嬅妫瑢W生的生活經驗認為人會沉下海的,會淹死的,但眼前的景象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不會讓人淹死的海,因此強烈的好奇心迫使他們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浮力知識的探究上,為教學效果的增強打下堅實的基礎。類似的,在學習平面鏡成像知識的時候,可以猴子“水中撈月”的故事進行新課導入;學習慣性知識的時候,可以從撣去衣服上的灰塵導入。有些小實驗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壓強知識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食指與拇指夾著一支筆的筆尖與筆尾,相同的力,但兩個手指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頂筆尖的手指比較疼。這是什么原因呢?這是一個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小實驗。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但包含著物理學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打下伏筆。
2.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必須用到的措施,也是學生學習物理學的重要手段。在新課程的教學中,老師要為給學生做科學探究實驗的機會,如將某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自主實驗,這樣能調動他們動手探索物理問題的積極性。又如,進行電路知識教學的時候,連接電路的時候,常常是老師現在做演示實驗,然后向學生講解電路連接的基本方法是串聯與并聯,這樣能節約教學時間,但學生的探究能力沒有得到較好地培養。這種電路是沒有危險的,可以讓學生任意連接,連錯了最多損壞小燈珠或者電池,不會再有其他后果,那么,我們可以大膽地讓學生探索,看看學生在沒有老師示范的前提下,能不能探索出連接兩個小燈泡有幾種方法,能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探索出電路連接的兩個基本方法。這樣的教學活動安排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從而真正落實新課程的教學思想。有些演示實驗也需要改進教學模式,即使不能直接讓學生探索,也要改革只讓學生觀看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學習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正確使用的時候,不僅要用到多媒體展臺,還要將這些儀表分發給學生,然后學生邊看老師的演示邊動手觸摸、擺弄這些器材,這樣能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促進教學效果的增強。
3.自制器材,提高實驗頻率。近幾年,各學校都加大了對實驗室器材配備的投入,但器材的量還是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不少實驗不能讓學生隨時進行,即使探究性實驗,也是幾個學生合一套。為了滿足學生實驗欲望日益增長的需要,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自制一些器材,并將自己自制的器材放置于一個“實驗箱”里,或者一個“實驗袋”里,上課的時候可以放在身邊,放學回家的時候可以帶回家,需要做某個實驗的時候,就可以打開“實驗箱”,及時做實驗。這樣的好處就是能提高學生的實驗頻率,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與探究能力。
4.合理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是現代教學手段的代表,它的演示功能十分強大,畫面清晰,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可以模擬各種物理實驗及物體的運動規律,對學生視覺、聽覺的沖擊很大。在復習課上,也能很好地將知識網絡呈現給學生,迅速展示各種題型,省去老師寫黑板、印發講義的麻煩,這對教學效果的強化確實幫助很大。但多媒體有自己的弊端,永遠代替不了真實的實驗,因為真實的實驗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具體教學中要合理實驗多媒體,決不能濫用。
總之,只要老師做個有心人,在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方面不會想不到辦法的。方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改進、創新,并能優化各種教學措施,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從而使學生更主動地學習物理、探索物理,最終使我們的教學變得更有效。
參考文獻:
[1]王健,王曉林.生成性教學的理論基礎及課堂互動模型[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1).
[2]姜兆儒,劉建亭.淺談楊振寧先生關于我國教育問題的幾點主張[J].石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