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福建福清市西郊那座因“夢”聞名的山——人們在那里祈夢、做夢、圓夢被稱為“中華夢鄉”的山,我想知道的人不多。那座能帶人進入夢鄉的山,其祈夢習俗已有千余年歷史了,始于漢盛于明,興旺至今,是名副其實的夢山,且在華夏神州獨此一山。
那座山叫石竹山。因滿山奇石秀竹而得名。石如何奇絕?竹如何秀美?有詩為證:“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石竹山屬閩中戴云山余脈西山山脈南段,主峰狀元峰海拔五百三十米,此地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四季青綠,山水相依,為勝景之處。
石竹山很有些聲名,福建各地和我國臺灣以及日本、東南亞諸國每年都有絡繹不絕的人慕名前來祈夢、朝拜、賞景。山之聲名因名人而更盛,名人也因名山留之久遠,石竹山亦是如此。踏足石竹山的歷代名人雅士很多,具代表性的人物有: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他在登山途中的休憩亭中留下意境深遠的詩句:“兩山相對終無語,一水獨流似有聲?!?/p>
明朝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于公元一六二年六月中旬慕名前來石竹山,《徐霞客游記》記載:“聞橫路驛西十里,有石竹山,巖石最勝,亦為九仙祈夢所。閩有‘春游石竹,秋游鯉湖’語,雖未合其時,然不可失之交臂也。乘興遂行?!?/p>
清末帝師陳寶琛到此游覽并留下題匾:“雖癡人亦能說夢,惟至誠可與前知?!?/p>
其中流傳甚廣的是福清本地人、明代內閣首輔葉向高的故事。葉向高年輕時不僅在山中祈夢求簽,還曾住觀中攻讀經書典籍,后功成名就。葉向高晚年曾對人說:“石竹何氏所棲,巖壑奇絕,祈靈如響……得夢甚驗?!庇捎卩l賢葉向高等眾多名士祈夢應驗,拓展了石竹山夢文化的傳播。此外,長樂狀元馬鐸、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海軍將領薩鎮冰等名人也都與石竹山祈夢結緣。
自明代以后,大量的善男信女,都慕名前來石竹山燒香拜神、祈夢求簽、許愿還愿,慢慢地,石竹山被美譽為“九仙祈夢所”“石竹仙境”“中華夢鄉”,其名聲也便日隆了。
到石竹山做夢去!石竹山讓你夢想成真!沒到石竹山,便被石竹山夢境般的神秘和神奇所吸引,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深秋時節,我慕名前往石竹山,想感受一下石奇竹秀的仙山,看看“白日”究竟如何“做夢”?
出福清市城區西行不遠,便到一大型人工湖邊,湖名石竹湖,湖內有一小島形如鯉魚,也稱鯉魚湖,島上棲有數千白鷺,白鷺起起降降,湖面碧波蕩漾,美似一幅畫。湖邊有山,西岸即為石竹山。在石竹山南麓,從山腳抬頭仰望,紅墻橙瓦的廊檐古建筑群如同“掛”在山腰一般,翠綠掩映,香煙裊裊,宛如空中樓閣,那是石竹山道院,我們祈夢的地方。
我們沒有沿登山道上山,選擇了快捷的現代纜車——纜車,懶人坐的車。無疑,坐纜車遺失了一些風景,也收獲了另一些風景,視野開闊,一覽眾山小。徐霞客當年上山時沒有纜車,走的是登山道,“石階宛轉曲折,樹蔭遮蔽,彎曲如龍的樹干老藤盤繞在陡峭傾斜的巖石上,猿猴上下跳躍,啼叫聲不斷”,如今當然難見此景象了。
出纜車,在山腰的山道上西行。石竹山巖壑奇絕,翠竹遍山的情形便是見識了。巖、洞、峰、塔、石奇妙地變遷組合,形成了一線天、二塔、三巖、四泉、五仙、六洞、七峰、十二石等一百零八個勝景。有時在巖洞中穿行,見識石峰的妙處,有時在懸崖邊行走,欣賞遠山的浩渺。
往上轉兩道彎,從石洞側門進去,一出洞就是仙君樓、觀音殿、文昌閣等道院的古建筑了。祈夢、做夢的主神殿是仙君樓,它是石竹山道院最著名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建筑。這里供奉何氏九仙,他們就是傳說中在夢中點化世人的神仙。我們來到仙君樓時已是下午時光,來此祈夢的人不是很多??恐蟮畹膲Ω佒慌排挪菹?,有人跪拜何氏九仙后,就躺在上面睡覺做夢。這個不大的主神殿里,據說有時有一兩萬人在這里求夢,只能站著“睡”來求夢,“像插蟶一樣站著,還蹲不下,跪不下”。
這里為什么要供奉何氏九仙呢?這也是石竹山為什么成為“夢山”的緣由。相傳西漢時期,閩郡太守何堠生有九個兒子,但離奇的是,九個兒子除長子額頭正中豎長一目之外,其余皆目盲。何太守是中年得子,雖然滿心歡喜,但卻也因此不勝苦惱。長子安慰何太守:“父親不必悲傷,所謂大道無形,且五色令人目盲。茫茫紅塵,庸俗過甚,我等是擔心受到了外界的干擾,而破壞了修道的誠心。其實我們兄弟幾人心如明鏡,何嘗一日目盲?父親請放心,等到我們幾人道成之時,便是我等目開之日?!本抛釉谑廊?,有一天,忽然要拜別父母,何太守夫婦雖然不舍,但也無奈,送別九子來到閩江之濱。只見九子各取閩江龍津之水擦拭雙目,頓時目開眼明,炯炯有神。自此九子得道,飛升成仙。后來他們到了石竹山,繼續潛行修煉,并且以夢點化世人,澤被黎民蒼生,因此被當地人尊稱為九仙。這就是石竹山供奉九仙的由來。
主神壇有求簽的,我按照規矩念著生辰八字、家住何方、姓甚名誰,求什么,在一個很大的鐵罐子里抽出一支簽,付了錢從一位老者那里得到簽文:凡人建屋先筑基,柴木規模要相宜,君若不堪棟梁用,必然也作大門楣。我沒有向老者求解簽,那就自己想想吧。
聽說主神殿后面有個祈夢洞、祈夢石,在那里最容易做夢。從主神殿后邊門出,穿過一段廊,就到祈夢洞了。所謂祈夢洞,就是一個山洞了,洞內燈光昏暗,供奉九仙,一圈草席鋪在墻根,我躺上去,想在這里做一個夢。躺下去后,似乎有一種奇特的磁場環繞,讓人有似睡非睡的恍惚的感覺。睡了大約二十分鐘,我坐起來,我沒有做夢,同行的三位也坐起來了,其中有一位說她做了個夢,做了什么夢,做夢的人說保密。
來石竹山為什么容易做夢?也許是一種心理暗示,也許石竹山具有了風水學上的“藏風聚氣,得水為上”的條件,也許是千百年來人們內心的一種“信”吧。
有夢總比無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