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考試是鞏固知識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內容多,頭緒多,復習起來特別困難。小學語文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但語文不能被當做一個知識系統,尤其不能當做一個知識系統教。把小學語文單純當做知識教,既不符合小學語文規律,又不符合小學語文教學規律。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在“輕負擔,高效率”的課改今天有效進行知識整理、查漏補缺、溫故知新呢?是值得每個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復習的原則
1.課標與教材結合的原則。復習要以教材為依據,滲透《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理念,不漏掉重要的知識點,以語言文字的訓練為主線,鞏固、拓寬學生已學的知識,以達到溫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
2.查缺補漏原則。通過多種形式與方法發現問題,查出缺漏,找出疑難,或講述,或討論,解決問題,補足缺漏,弄懂疑難,使知識條理清晰,使記憶深刻,切忌不顧學生的知識擁有情況,不顧學生的需要和學習能力盲目講解和機械練習。
3.主體性原則。要調動學生學習和復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復習,找出問題,自求解疑。復習中的疑難、問題,讓學生或查閱或討論,動腦、動手、動口,提倡不恥下問,虛心好學。要把復習的主體時間和主體活動放在學生身上,切忌教師滿堂講、學生靜靜聽的現象出現在我們的課堂上。
4.講練結合原則。復習時只講只練都不可取,要講練結合,如可按“示范指導-訓練檢查-查缺補漏-再練固”的順序進行復習。這里的“講”既要講知識,又要講方法;既可教師講,又可學生講。這里的“練”既可書面練,又可口頭練。講和練都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5.側重性原則。復習,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還要側重對重點、難點和問題的復習。疑難與問題,要言不煩,適當訓練;簡單又明了的,則要一語帶過,可不訓練,切莫本末倒置。
6.方法性原則。注意教給學生科學的復習方法和學習、識記運用某知識點的方法,使學生有效地學習與復習。切忌復習時只由教師滔滔不絕、苦口婆心地講述,讓學生機械盲目地練習和背誦。
二、小學語文復習的策略
1.開展游戲教學。由于教師對課文和單元規定的教學重點和任務的理解不同,對教學內容的處理也可能是不同的,在日常教學中,有一些該講的內容沒講是在所難免的。雖然在學生作業和輔導時教師已知道這些缺漏,因為要趕教學進度,有些也沒有或來不及補充講解。復習課上針對這些缺漏必須予以補充,以求得學生對知識點的全面掌握。這時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和他們玩“擊掌傳袋”的游戲。如教完十二冊一單元后,我讓每個學生根據第一單元的內容出一道題,然后告訴大家這個游戲的具體玩法,一聽到玩游戲,又考別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來了,躍躍欲試。題很快出好了,并裝進袋子,“擊掌傳袋”的游戲正式開始。我一喊停,袋子在誰的位子上,誰就上來抽題,答對了可以回到座位上去,沒答對的,有一個小小的懲罰,就是代替我擊掌,如此反復,課堂氣氛出來了,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很多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多么希望再上這樣的語文課。”
2.進行方法指導。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這說明了培養能力的重要性。語文的有效復習應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傳授給學生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及識記運用某知識點的方法,提高學生解題時掌握要領、懂得方法的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一向是考察的重點,而往往有學生概括不夠完整或者過于啰唆而丟分。如果僅靠大量練習學生不能完全掌握方法,提高自學能力。所以在復習記敘文版塊時,對于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進行梳理:(1)摘句歸納法;(2)短意綜合法;(3)文題擴展法;(4)串聯要素法,再根據學過的文章進行說明。當然,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暫的復習階段簡單速成,而需要老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不斷鞏固。因此,我們在復習階段必須做的是借助各類文體的相互比較,幫助學生比較清晰地認識和歸納出概括主要內容的各種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提高的目標。
知識和能力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知識的存在和增長的確是能力產生和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對某種能力的培養和考核,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教師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重點應放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上。
3.進行歸類復習。歸類復習法系統性、針對性較強,如果運用得好,復習效果也不錯。但這種復習方式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要對本冊書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還要進行系統安排。
小學語文知識點多,但它的基礎知識以拼音、字、詞、句的復習為主:(1)拼音:運用拼讀音節的辦法,讀拼音寫詞語或句子;整體認讀音節;大小寫字母(查字典的方法體現)。重點練習“看拼音寫字、寫詞”。(2)字:理解字義;辨析學過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兩種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重在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義字的能力。(3)詞:正確讀寫學過的詞語,包括聽寫或看拼音寫詞語。這部分內容以課后題和語文園地中出現的詞語訓練類型進行歸類復習。詞語的復習要強調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并注意積累。通過復習,進一步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如造句)。(4)句:以積累為主。包括課內外古詩、名言警句、對聯、諺語等的積累;詩歌和名篇作者的積累。以本冊學習園地中出現的讀讀背背、讀讀記記及其拓展為主要復習內容,同時復習句式的轉變。(5)標點符號:常用的標點符號(以本年級段應該掌握的標點符號為重點,還有一些重點課文中的標點符號的使用)。(6)修辭手法:復習常用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夸張等。
總之,小學語文復習課不應是“山重水復疑無路”的機械重復,而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動態生成過程。只要老師在組織學生復習的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理念,摒棄居高臨下的權威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地復習、有趣地復習、動態地復習。我們相信,學生的復習過程將會成為師生挖掘潛能、夯實基礎、凈化心靈、提高小學語文素養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