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時代進步,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逐漸提升。人們對于計算機的學習日益重視,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我國計算機教學還不夠科學化,新課程中應該對計算機教學進行深化改革,優(yōu)化計算機教學成果。本文對計算機教學工作提出了改革意見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深化改革 提升成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地位逐漸提高,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計算機教學技術在學校中的普及,學生從小接觸計算機,在掌握計算機知識的同時,還應將計算機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計算機實踐能力強且文化素質高的勞動者。因此,學校計算機教學要深化改革,提高計算機教學成效,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一、計算機教學需要深化改革
現(xiàn)在計算機技術發(fā)展速度逐漸加快,計算機知識和理論趨于完善。計算機硬件性能增強,操作系統(tǒng)發(fā)展變快,軟件版本不斷更新,不但方便了人們的使用,還為計算機事業(yè)開創(chuàng)了新篇章。網(wǎng)絡時代,計算機與網(wǎng)絡的結合融入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人們對于計算機技術的需求不斷加大,這使得計算機教學工作越來越困難[1]。
(一)計算機改革的重要性
計算機教學工作不管在內容上還是模式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教學結構和職業(yè)培養(yǎng)目標逐漸不相適應。隨著時代發(fā)展速度的加快,教學內容已經(jīng)趨于落后水平,使得學生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中學習的知識無法運用到實際中,所以深化計算機改革勢在必行。
在計算機傳統(tǒng)教學中,任課教師的講課步驟一般是對書面上的內容進行演示講解,然后將課后習題作為學生上機實踐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是加深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了解,并沒有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在計算機教學中,軟件教學課程與硬件教學課程的劃分非常明顯,不利于學生計算機知識的實踐應用和提高。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深化計算機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二)計算機改革的可行性
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計算機的使用逐漸增多。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計算機硬件的發(fā)展使得計算機的運行速度逐漸加快,性能不斷提高,操作方法越來越簡單。人們與計算機的交互界面越來越友好,使得計算機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學習、辦公工具,這些都為計算機教學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
二、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方法
(一)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
計算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在傳統(tǒng)計算機教學中,多數(shù)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聽為輔,理論課與實踐上機課分開。然而在教師講課過程中,教師講述的多數(shù)是理論知識,學生接受比較困難,上機時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甚至將理論知識遺忘。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了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相脫軌,不但不能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反而降低了計算機教學效率。在計算機教學中應該利用多種教學工具,減少教師講解時間,增加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使學生學習計算機時成為真正的主人,學以致用。
(二)計算機教學課程結構的調整
在計算機教學中以增強學生職業(yè)技能為教學目標,因此,應在計算機教學中調整計算機教學課程結構,突出教學重點,將一體教學與上機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操作能力。
(三)計算機教學計劃的改革
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加快,教師教學計劃應該隨著知識的更新而改變。如果不及時對教學計劃做出改變,就會出現(xiàn)學不能用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教學計劃的改革對于計算機教學起著重要作用。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
計算機網(wǎng)絡化教學可以改變師生面對面交流的形式,在網(wǎng)絡上師生可以像朋友一樣溝通,減輕學生對教師的懼怕感,為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檢查和監(jiān)督,發(fā)現(xiàn)問題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而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不僅融洽師生關系,還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師生可以互相探討、相互交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理解理論知識的能力[3]。
三、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
健全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是計算機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問題之一。要建立多模式、個性化的教學體系,不僅能夠促進計算機教學效率的提高,還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所以,科學的、個性化的計算機管理體系對實際教學有很大作用。
(二)完善計算機教學內容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不應該只講授考試涉及的內容,還應該增加一些更廣泛、實用、專業(yè)和前沿的知識,完善計算機教學內容[4]。
(三)創(chuàng)新計算機教學方法
計算機教學中運用的一直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然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經(jīng)落后時代步伐。現(xiàn)代課程中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原有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自行創(chuàng)建知識結構,這樣才能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采用各種新教學技術和手段,改進教學方法,這樣計算機教學成效才能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是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提高計算機教學成效,深化計算機教學改革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郭曼.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5(23):201-203.
[2]陳森,付娟娟.芻議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中互動式教學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11):151-152.
[3]巴碩.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反思[J].黑龍江科學,2014,1(02):61.
[4]劉玉菊.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以麗江師專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2(01):92-93.